[实用新型]通用型可拆卸拔罐震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7754.6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2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咸明;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H39/04;A61M1/00;A61H9/00;A61N2/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型 可拆卸 震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通用型可拆卸拔罐震动器,尤其是涉及具有震动频率、强度、时间可调性和永磁穴位渗透治疗的仪器。
背景技术
拔罐疗法与推拿疗法是目前中医针灸推拿临床上常用的物理治疗手法。拔罐疗法,古称“角法”,作为一种良性的机械刺激,在治疗患处扣放罐后利用可抽气装置通过单向阀门将罐体内部的空气抽出而形成真空状态。拔罐疗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内科的各类疼痛,例如头痛、腹痛、风湿痛等,以及外科的急性腰扭伤、慢性软组织损伤等,具有牵拉肌肉、提高痛阈、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调节免疫功能以及调整机体机能状态的作用。
推拿疗法则是通过外力对穴位或患病部位进行一种机械式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物理疗法。其中,震颤推拿法的主要作用是镇静止痛、缓解肌肉痉挛、活血行气通窍。
通常,临床上为增加疗效,一般将各类手法与罐体相结合,如震罐、摇罐、抖罐、旋罐等,通过对局部组织的反复牵拉,增加对穴位、皮肤、肌肉的刺激量。将推拿颤法加之罐体上,震动经由罐体和磁极传导至穴位及局部组织以产生一定的刺激效应,在叠加两者功效的同时,通过放松肌肉、舒缓神经来缓解疲劳,减轻各种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和肌肉酸痛,放松身体减轻压力;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细胞新陈代谢来增强皮肤弹性;通过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来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脂肪乳化、分解、代谢,从而达到消脂减肥的目的。
但是,以人力手法将推拿震法应用到罐体上施治,因其人力消耗大,持续时间短,持续频率、强度不稳定,力度均匀柔和难以维持等,存在比较大的个体差别,因而无法在临床上较为广泛地推广。
临床上拔罐疗法使用较多的是竹罐、玻璃罐和真空抽气罐。竹罐、玻璃罐由于使用时涉及到明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火罐操作需要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才能操作,所以近些年,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发明了真空抽气罐,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操作安全、简单、便利,不仅在临床上,更是日常家庭保健中,更易被大众接受。真空抽气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明火的危险性,但其功能单一,且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由此,市面上出现各类具备按摩功能的拔罐器。但是这些拔罐器仍存在很多缺陷:1、比如单一频率震动按摩罐,震动频率、强度不可调,应用施治范围较狭窄,治疗效果不理想;2、震动器与抽气罐一体的按摩拔罐器,罐体不易清洁消毒;3、缺少一种能在现有广泛应用的真空抽气罐基础上可以将推拿手法和拔罐疗法集于一身的医疗保健器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按摩拔罐器存在的罐体设计不通用、震动频率时间不可调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市面上常用真空抽罐器、震动频率和时间可调、多选择地进行震动拔罐治疗的通用型可拆卸拔罐震动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通用型可拆卸拔罐震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磁极部分和震动器部分;所述的磁极部分包括与罐内顶部通气柱紧密贴合的第一中空磁铁、可伸缩套管以及磁疗点穴按摩头,所述的第一中空磁铁的中空部的下端连接所述的可伸缩套管,所述的可伸缩套管的下端连接所述的磁疗点穴按摩头;
所述的震动器部分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控制器、震动电机以及充电电池,所述的外壳的顶部具有电源开关与控制器操作界面;所述的震动电机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控制器与电源开关相连,所述的电源开关与充电电池相连;所述的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中空磁铁相互吸附的第二中空磁铁,所述的第一中空磁铁的中空部与所述的第二中空磁铁的中空部连通;所述的第二中空磁铁的中空部的上端具有朝向外壳内部的并且与真空枪抽气嘴相匹配的中空凸柱。
所述的控制器操作界面包括震动强度开关、震动频率开关、时间控制旋钮;所述的震动强度开关、震动频率开关、时间控制旋钮分别与所示的控制器连接。其中,震动强度开关分强弱两档,震动频率开关分连续与间隔两档,时间控制旋钮可选择0-10分钟。
所述的可伸缩套管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并且所述的内管可在所述的外管内上下移动。
所述的可伸缩套管内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弹簧的上端固设在所述的外管的内壁上,下端固设在内管的顶部。弹簧的设置既起到传导震动、刺激穴位的作用,又可调整电动按摩器与隆起肌肉的压力,还可以减弱电动按摩器对罐体的震动。
所述的外壳的顶部还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电源显示灯。
所述的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向内凹的容纳槽,所述的容纳槽内设置有所述的充电电池。
所述的容纳槽的开口处配置有电池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7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