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加油盖总成开启后的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6655.6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6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彭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5 | 分类号: | B60K15/05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加油 总成 开启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定位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加油盖总成开启后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加油盖总成能防止燃油外漏,保护燃油清洁,是汽车上是极其重要的部件。加油盖总成由加油盖本体、挂带和环形圈三部分组成。在汽车装配时,加油盖总成的挂带一端固定安装在油箱门总成的转臂上,另一端与加油盖本体连接。汽车加油时,工作人员拧开加油盖总成后,加油盖总成有以下形式进行定位:
一种定位方式如图1所示,加油盖总成开启后,靠固定在油箱门总成的原转臂4上的原挂带2及原加油盖本体3自身的重力悬空下垂。在实际使用中,加油盖总成的重力或外界作用力都可能使加油盖总成的挂带从油箱门总成的转臂上的固定点(图中画圈处)脱落,从而使加油盖总成脱落。
另一种定位方式如图2所示,在原油箱门外板加强件1上做原支架10,工作人员拧开加油盖总成后,将加油盖总成卡在油箱门外板加强件的原支架上。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加油盖总成的体积较大,为了不影响工作人员操作,必须把油箱门总成开到较大的开度,这种油箱门外板加强件的结构复杂,不利于零件减重和材料节约。
CN200967410 公开的“一种汽车加油盖开启机构”,它由设置在加油盖盖体上的锁销座和安装在车身上的锁销组件构成;锁销组件包括有锁销盒和带弹簧的锁销,带弹簧的锁销安装在锁销盒中,头部伸出锁销盒,尾部连接拉索;锁销座上有与锁销位置对应的销孔,锁销座的锁销孔边缘有一“八”字形的导向槽,锁销座的外侧有一限位面;与限位面相对,在锁销盒上有一“L”形的带胶垫的定位卡,与限位面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定位牢靠,可防止加油盖随车振动、锁销磨损等,易控制加油盖外观间隙,保证整车外观质量。但是,未涉及加油盖总成开启后的定位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加油盖总成开启后的定位结构,该结构能够使加油盖总成开启后仍然与原箱门外板加强件连接在一起,不容易脱落,并能较轻重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加油盖总成开启后的定位结构,包括原油箱门外板加强件和原挂线,其特征是:在所述原油箱门外板加强件的边缘设有“L”形支架,在原挂线的中部设有“U”卡,所述“U”卡与“L”形支架卡合。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由于在原箱门外板加强件上设置了“L”形支架,在原挂带上设置了“U”卡,两者卡合、同时优化,从而实现了加油盖总成在汽车加油时能固定在一处。加油盖总成挂线上的“U”形卡在竖直方向上承担了加油盖总成的重力,从而使加油盖总成挂带避免承受重力而从“L”形支架上脱落。由于在原油箱门外板加强件上设置的“L”形支架很小,能在一定程度上较轻原油箱门外板加强件的重量,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加油盖总成开启后的一种定位方式示意图。
图2是目前原油箱门外板加强件上设有原支架的示意图。
图3是目前加油盖总成开启后的另一种定位方式示意图。
图4是在原油箱门外板加强件上设有“L”形支架的示意图。
图5是在原挂线上设有“U”卡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油箱门外板加强件,10-原支架,2-原挂线,3-原加油盖本体,4-原转臂;11-“L”形支架、12-“U”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4、图5和图6所示的一种汽车加油盖总成开启后的定位结构,包括原油箱门外板加强件1和原挂线2,其实质性特点是:在所述原油箱门外板加强件1的边缘设有“L”形支架11,在原挂线2的中部设有“U”卡12,所述“U”卡与“L”形支架卡合。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油箱门外板加强件及原挂带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在原油箱门外板加强件上设计“L”形支架,在原挂带上设计“U”形卡;原挂带的一端连接在原油箱门外板加强件上的原转臂4上、另一端与原加油盖本体3连接。这样在加油操作时,工作人员拧开加油盖总成,将原挂带上的“U”形卡卡到“L”形支架上,从而实现了汽车加油盖总成开启后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6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