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藏式回风扶手罩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6364.7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2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叶佳;孙方;宁宝焕;王业;龚继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7/00 | 分类号: | B61D37/00;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藏 回风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隐藏式回风扶手罩杯,属于轨道车辆车体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地铁车辆空间限制较多,但是空调回风量较大,很多项目的回风在内装中顶板上直接开网孔或者格栅回风,这样空调仅能在开孔区域回风,不利于车内气流组织,同时影响客室内的美观。发明人设想,如果将回风口与扶手罩杯集成将会大幅优化车内的气流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隐藏式回风扶手罩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藏式回风扶手罩杯,组成包括:扶手罩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本体具有容立扶手穿过的固定柱,固定柱的侧壁开设有拧紧螺钉安装孔,扶手罩杯本体还具有圆形底板、环形中板和环形顶板,所述圆形底板固定于固定柱的底端,用于这遮挡上部回风道,环形顶板通过交叉臂固定于固定柱顶部,所述环形中板的内侧通过筒形引流圈固定于交叉臂下方,所述圆形底板、固定柱与环形中板、筒形引流圈之间形成第一回风道,所述环形中板、筒形引流圈与环形顶板之间形成第二回风道。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改进:
1、所述环形顶板的横截面呈L型,折弯处用于嵌入车辆内装中顶天花板。
2、所述环形顶板的内径略小于圆形底板的外径。
3、所述第一回风道与第二回风道的截面积基本相等。
4、所述第一回风道8和第二回风道9上方通过交叉臂之间的间隙进行回风。
本实用新型保留扶手罩杯中部的连接方式,罩杯外部设计成类似格栅结构,直接设置在中顶天花板上,从客室内向上无法看见内部,但是气流能够顺利通过。将回风口集成在立扶手罩杯中,利于车辆美观,同时由于扶手布置在整车纵向方向,能够保证整车区域都有回风,利于气流组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回风扶手罩杯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回风扶手罩杯立体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
1—固定柱;2—拧紧螺钉安装孔;3—圆形底板;4—环形中板;5—环形顶板;6—交叉臂,7-筒形引流圈,8-第一回风道,9-第二回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隐藏式回风扶手罩杯,罩杯具有容立扶手穿过的固定柱1,固定柱1的侧壁开设有拧紧螺钉安装孔2,扶手罩杯还具有圆形底板3、环形中板4和环形顶板5,环形顶板5的横截面呈L型,折弯处嵌入车辆内装中顶天花板,环形顶板5的内径略小于圆形底板3的外径。如图所示,圆形底板3固定于固定柱1的底端,用于这遮挡上部回风道,环形顶板5通过交叉臂6固定于固定柱1顶部,环形中板4的内侧通过筒形引流圈7固定于交叉臂6下方,圆形底板3、固定柱1与环形中板4、筒形引流圈7之间形成第一回风道8,环形中板4、筒形引流圈7与环形顶板5之间形成第二回风道9,第一回风,8与第二回风道9的截面积基本相等,第一回风道8和第二回风道9上方通过交叉臂之间的间隙进行回风。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6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车辆用牵引机构过载保护装置
- 下一篇:采矿用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