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掌指部骨折的外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64977.7 | 申请日: | 2015-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1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诸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燮平 |
| 主分类号: | A61F5/10 | 分类号: | A61F5/10;A61F5/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 地址: | 2000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掌指部 骨折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掌指部骨折的外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手指骨折的外固定治疗手段常用的有两种,即小夹板绑扎固定和石膏固定。但小夹板固定使复位后的骨折断裂面很难保持稳固的状态,经常发生移位造成固定失败;而采用管型石膏固定存在或者经常容易脱落或者血循环受阻甚至造成手指坏死或溃疡等,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也不方便医生观察和治疗受伤部位的外科创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并延续至今的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掌指部骨折的外固定装置,它能够快速随体塑形,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构又简单牢靠,医生容易掌握,也方便医生观察受伤部位的伤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掌指部骨折的外固定装置,包括掌心侧腔体、掌背侧腔体、灌入掌心侧腔体和掌背侧腔体的聚氨酯浆料及一配套连接件,其中,
所述掌心侧腔体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掌背侧腔体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并由四层形状和尺寸均相同的全棉针织布料叠置后通过沿周边的缝制线缝合而成,所述掌心侧腔体由下两层全棉针织布料构成,所述掌背侧腔体由上两层全棉针织布料构成,所述掌心侧腔体的上部和掌背侧腔体的上部通过四根V形缝制线分割出五个手指部腔体,所述掌心侧腔体和掌背侧腔体之间构成手掌空腔;
所述配套连接件一一对应地设在所述掌心侧腔体的相对于手掌的大鱼际侧和所述掌背侧腔体的相对于手掌的大鱼际侧;
所述聚氨酯浆料在进入固相软化段时,将所述手掌空腔套在患者的指掌上进行随体塑形,使所述掌心侧腔体的内表面和掌背侧腔体的内表面塑形为贴合人体指掌表面的型面,并由医生剪去不需要固定的部分手指部腔体。
上述的掌指部骨折的外固定装置,其中,所述配套连接件为拉链或撕拉扣。
上述的掌指部骨折的外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掌心侧腔体和掌背侧腔体呈上部宽、下部窄的扇形。
本实用新型的掌指部骨折的外固定装置,能够快速随体塑形,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构又简单牢靠,医生容易掌握,也方便医生观察受伤部位的伤情和治疗表面的外科创伤,实现手指骨折的理想外固定,还可以解决用石膏固定手指时当胶布沾水经常容易脱落本身又不便清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掌指部骨折的外固定装置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掌指部骨折的外固定装置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掌指部骨折的外固定装置,包括掌心侧腔体1、掌背侧腔体2、灌入掌心侧腔体1和掌背侧腔体2的聚氨酯浆料及一配套连接件31、32,其中:
掌心侧腔体1的形状和尺寸与掌背侧腔体2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并由四层形状和尺寸均相同的全棉针织布料叠置后通过沿周边的缝制线缝合而成;掌心侧腔体1和掌背侧腔体2呈上部宽、下部窄的扇形;掌心侧腔体1由下两层全棉针织布料构成,掌背侧腔体2由上两层全棉针织布料构成,掌心侧腔体1的上部和掌背侧腔体2的上部通过四根V形缝制线10分割出五个手指部腔体11~15,掌心侧腔体1和掌背侧腔体2之间构成手掌空腔;
配套连接件31、32一一对应地设在掌心侧腔体1的相对于手掌的大鱼际侧和掌背侧腔体2的相对于手掌的大鱼际侧;配套连接件31、32为拉链或撕拉扣;
聚氨酯浆料在进入固相软化段时,将手掌空腔套在患者的指掌上进行随体塑形,使掌心侧腔体1的内表面和掌背侧腔体2的内表面塑形为贴合人体指掌表面的型面,并由医生剪去不需要固定的部分手指部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掌指部骨折的外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是:
先将特制的聚氨酯A浆料和B浆料混合制成聚氨酯浆料,接着按掌心侧腔体1和掌背侧腔体2的尺寸定量将聚氨酯浆料分别灌入掌心侧腔体1和掌背侧腔体2内,再在操作平台上做推匀和平整处理,待聚氨酯浆料进入固相软化段时,将患者的指掌伸入手掌空腔内,再通过配套连接件31、32将掌心侧腔体1和掌背侧腔体2连接,即可进行随体塑形,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由医生决定剪去不需固定的部分手指部腔体,而后由医生随体塑形,使掌心侧腔体1的内表面和掌背侧腔体2的内表面塑形为贴合人体指掌表面的型面,实现对骨折手指的理想固定。被固定手指的手指部腔体的顶端可以按临床医师的要求剪去,以便观察被固定手指的血循环情况,无论手指感觉偏紧或偏松,都可利用全棉针织布料的横向和纵向拉伸收缩性能实现理想的贴合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燮平,未经诸燮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49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