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房逃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64909.0 | 申请日: | 2015-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2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顾秋辉;丁娱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闵行中学 |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E06C1/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房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房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房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多、高层建筑上一旦发生大火、化学毒气泄露等灾害时,其上的群众往往因为火势的问题而不能从楼梯疏散而被困在楼上。这时即需要人员能够从屋顶或门窗迅速逃往室外的地面。
现有技术中,有在楼房外安装救生钢梯的,但安装钢梯会带来盗窃等安全隐患。
另有在楼顶安装绳梯的,平时不用是缠绕起来,使用时垂下即可供逃生使用。但这种绳梯在使用时紧贴墙面,人们往往无法找到合适的立足点,而且从上往下爬需要一定的胆量和力气。另外,人们在攀爬时速度很慢,在火情严重时各窗口会向外喷火舌,给逃生带来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结构上的缺点,提出一种楼房逃生装置,通过设置水箱和受电机驱动的绕绳轮,在通电情况下,人们爬在绕绳轮上的绳梯上,按下锁定机构的开关,启动电机即可把人垂下;而在断电时,人们也可以按下锁定机构的开关,绳梯在重锤带动下自动垂下,使人们可于绳梯上攀爬而下,同时水箱的水通过喷淋头喷淋在人们身上,保证人们在下降过程不会被火势烧伤。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楼房逃生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楼房逃生装置,用于设置在楼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逃生装置包括:
水箱组件,包括水箱和若干喷淋头;所述水箱固定在楼顶外缘处,其外侧延伸出楼顶外缘20-50cm,并设有由其顶部起延伸到其下端的钢梯;该水箱内侧设有可供人登上其顶部的阶梯;所述喷淋头设于钢梯外侧,并沿钢梯的横向均匀分布,所述喷淋头通过水管和阀门与水箱连通;
固定在钢梯底部的绳梯。
所述绳梯包括两根钢丝缆绳和连接于钢丝缆绳之间的若干硬质阶梯。
所述钢梯底部还固定设有一受电机驱动而转动的绕绳轮,所述绕绳轮上设有阻挡其转动的锁定装置,所述钢梯上分别设有驱动所述锁定装置解锁以及驱动电机正反转的开关,还设有显示电机是否通电的指示灯,所述绳梯固定并缠绕在绕绳轮,且绳梯的末端设有重锤。
所述水箱底部通过一硬质水管连通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设于钢梯外侧并沿钢梯横向设置,所述喷淋头均匀开设于该喷淋管对应钢梯的区域,所述阀门设在喷淋管上并具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水箱和受电机驱动的绕绳轮,在通电情况下,人们爬在绕绳轮上的绳梯上,按下锁定机构的开关,启动电机即可把人垂下;而在断电时,人们也可以按下锁定机构的开关,绳梯在重锤带动下自动垂下,使人们可于绳梯上攀爬而下,同时水箱的水通过喷淋头喷淋在人们身上,保证人们在下降过程不会被火势烧伤。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楼房逃生装置,用于设置在楼顶,楼房逃生装置包括:
水箱组件,包括水箱2。水箱2固定在楼顶外缘处,其外侧延伸出楼顶外缘20-50cm,并设有由其顶部起延伸到其下端的钢梯3。该水箱1内侧设有可供人登上其顶部的阶梯1。水箱2底部通过一硬质水管4连通有喷淋管12,喷淋管12设于钢梯3外侧并沿钢梯3横向设置,喷淋管12于钢梯之间的间距为50-100cm。喷淋管12对应钢梯3的位置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喷淋头5。喷淋管12上还设有阀门,阀门上安装有把手。
在钢梯3的底部,固定设有一受电机6驱动而转动的绕绳轮7。绕绳轮7上缠绕有绳梯8。绕绳轮7上设有阻挡其转动的锁定装置,钢梯3上设置有驱动锁定装置解锁的开关,以及启动电机6正反转动的开关,并设有指示电机是否通电的指示灯。绳梯8固定并缠绕在绕绳轮7,其末端设有重锤9。绳梯8包括两根钢丝缆绳11和连接于钢丝缆绳11之间的若干硬质阶梯10。
同时,水箱2外侧对应钢梯的区域印刷有指示人们操作步骤的使用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闵行中学,未经上海市闵行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4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