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配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4546.0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8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康;孟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康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4001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配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网络系统主要是由主站、通信网络以及终端装置三部分组成,其中,终端装置一般成为配电自动化终端或配电终端,其主要用于中压配电网中的开闭所、重合器、柱上分段开关、环网柜、变压器、调压器以及无功补偿电路的监视和控制,与配电网络的主站进行通信,提供配电网络运行控制和管理所需要的数据,执行主站给出的对配电设备进行调节控制的指令。配电终端是配电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其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能否有效的发挥作用。
随着配电网络智能化的发展,对配电终端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数据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配电终端一般采用分布式多CPU处理方案,遥信、遥测、遥控和通信模块打包搭配,导致整个终端设备成本较高,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配电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终端一般采用分布式多CPU处理方案,遥信、遥测、遥控和通信模块打包搭配,导致整个终端设备成本较高,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化配电系统,所述智能化配电系统包括主控电路、电源电路、遥信单元、遥测单元以及遥控单元,其中:
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可编程控制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连接通讯,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通过RS232接口与上位机连接通讯;
所述遥测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32路交流模拟量采集终端连接,所述遥测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同步串行接口总线与采样电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
所述遥信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32路开关数字量输入终端连接,所述遥信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同步串行接口总线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所述遥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所述遥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16路继电器输出模块;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管理单元、第一电流切换单元以及第二电流切换单元,所述第一电流切换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路交流电输入和第二路交流电输入,所述第一电流切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单元,所述第二电流切换单元分别与备用电源和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单元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遥测单元与所述采样电路之间设有第一滤波电路。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遥信单元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设有第二滤波电路。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遥控单元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设有第三滤波电路。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限流单元,所述限流单元设置在所述电源管理单元与所述主控电路之间。
由于智能化配电系统包括主控电路、电源电路、遥信单元、遥测单元以及遥控单元,主控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通过RS232接口与上位机连接通讯;遥测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32路交流模拟量采集终端连接,遥测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同步串行接口总线与采样电路连接,采样电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遥信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32路开关数字量输入终端连接,遥信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同步串行接口总线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连接;遥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连接,遥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16路继电器输出模块;电源电路包括电源管理单元、第一电流切换单元以及第二电流切换单元,从而实现配电网络的智能化,结构布局合理,灵活性较强。
由于遥测单元与所述采样电路之间设有第一滤波电路、遥信单元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设有第二滤波电路以及遥控单元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设有第三滤波电路,从而实现对配电网络中的通讯信号的抗干扰处理,使整个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更高。
由于电源电路还包括限流单元,所述限流单元设置在所述电源管理单元与所述主控电路之间,实现对主控电路的电流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化配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控电路,2-电源电路,3-遥信单元,4-遥测单元,5-遥控单元,6-中央处理器,7-可编程控制器,8-交流模拟量采集终端,9-采样电路,10-开关数字量输入终端,11-继电器输出模块,12-电源管理单元,13-第一电流切换单元,14-第二电流切换单元,15-第一路交流电输入,16-第二路交流电输入,17-备用电源,18-第一滤波电路,19-第二滤波电路,20-第三滤波电路,21-限流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康;,未经王小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4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