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4313.0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4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祥;李修平;庞晶宇;蒋楠楠;缪友谊;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子器件或电器设备中,电连接器被广泛使用以实现电连接,从而进行供电或者传输电信号。一种常用的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通孔中的导电端子。导线可以被电连接到导电端子一端,接有电线的电连接器可以插接到匹配的另一电连接器上,从而实现供电或者传输电信号。为了防止湿气或者雨水进入电连接器造成短路,电连接器通常需要进行防水处理。
常用的防水处理方法包括在导电端子和导线穿过的通孔部位涂覆防水胶,但是防水胶固化需要较长时间,导致生产周期较长、生产效率较低。此外,随着时间推移,防水胶易于老化、脱落,导致防水性能变差。另一种常用的防水处理方法是在壳体的通孔中设置具有中心孔的密封圈,导线由密封圈的中心孔穿过,密封圈与导线外皮以及与壳体的通孔内壁之间都是过盈配合,从而实现防水功能。为了防止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导致密封圈从通孔中脱落出来,密封圈朝向通孔的内侧端通常被压接在导线的金属丝与导电端子之间,被压接在导线的金属丝与导电端子之间的密封圈有可能影响导线的金属丝与导电端子之间压接的可靠性,从而导致金属丝与导电端子之间无法实现电连接。
因而,需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这种电连接器不仅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而且能够在防止密封圈从壳体的通孔脱离的同时确保金属丝与导电端子之间的可靠压接。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具有至少一个通孔的壳体;
设置在所述通孔中的导电端子;以及
位于所述通孔中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具有导线能够贯穿的中心孔,并且导线能够被电连接到所述导电端子上,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与导线之间以及所述密封圈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紧邻所述通孔不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阻止所述密封圈移动的保持装置。
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包括呈U型的主体部,所述U型的主体部以紧压位于所述通孔中的所述密封圈的方式被不可移动地保持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包括呈U型的主体部、以及从与所述U型的主体部的两个自由端相反的端部延伸的突出部,所述壳体还包括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的外边缘至少部分地突出的延伸壁,所述两个自由端以及所述突出部能够被插入到所述延伸壁上的相应孔中,从而以紧压位于所述通孔中的密封圈的方式将所述保持装置保持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包括呈平板状的主体部、以及位于所述主体部上并且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通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平板状的主体部以紧压位于所述通孔中的所述密封圈的方式被不可移动地保持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包括呈平板状的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上并且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通孔相对应的通孔、以及从所述主体部的两个自由端延伸的突出部,所述壳体还包括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的外边缘至少部分地突出的延伸壁,所述突出部能够被插入所述延伸壁上的孔中,从而以紧压位于所述通孔中的密封圈的方式将所述保持装置保持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环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的外壁上形成有多个环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插入所述通孔的一端相对于所述密封圈的其它部分具有更小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锁定装置,在所述电连接器被插接到匹配的另一电连接器上时,所述锁定装置能够与所述匹配的另一电连接器上的锁定装置结合,从而将两个电连接器锁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器是用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的电连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通过紧邻通孔不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上的保持装置可以阻止密封圈移动,不需要将密封圈压接在导线的金属丝与导电端子之间,从而可以提高导线的金属丝与导电端子之间的压接可靠性,确保金属丝与导电端子之间可靠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密封圈的示意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保持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装配状态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的密封圈的示意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4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