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的转子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4261.7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3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峰;刘婷婷;陈宇;刘芳芳;许剑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的可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的转子轴。
背景技术
电机一般包括有壳体,壳体内设有转子轴,转子轴上套设有线圈绕组,其中,所述的转子轴包括有轴体,轴体上设有线圈绕组安装部,在线圈绕组安装部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安装部、第二轴承安装部,轴体外端的侧壁上还设有螺旋齿,第二轴承安装部设置在螺旋齿与线圈绕组安装部之间,轴体外端向外侧延伸有支撑凸台,该支撑凸台与壳体之间也设有轴承,这样可以使得转子轴在工作时更加平稳,为了使得螺旋齿与蜗轮配合时磨损小,经常需要在螺旋齿上涂设润滑油,而润滑油在添加后容易掉落,使用周期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的转子轴,其能储存一部分润滑油,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的转子轴,包括有轴体,轴体上设有线圈绕组安装部,在线圈绕组安装部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安装部、第二轴承安装部,轴体外端的侧壁上还设有螺旋齿,第二轴承安装部设置在螺旋齿与线圈绕组安装部之间,轴体外端向外侧延伸有支撑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体内对应螺旋齿位置设有储油腔,所述的支撑凸台上设有进油孔,进油孔与储油腔导通,所述的轴体上还设有出油孔,所述的出油孔一端与储油腔导通,另一端延伸至对应螺旋齿位置的轴体的外壁上,所述的进油孔内还设有堵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添加润滑油时,打开堵头,由进油孔向储油腔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由出油孔流至对应螺旋齿位置的轴体的外壁上,从而能使得螺旋齿与蜗轮很好地润滑,储油腔内储存的部分润滑油可以使得其润滑周期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出油孔设有两组且沿轴体的轴向对称设置,每组出油孔包括有沿轴体轴向设置的三个出油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这种结构的出油孔设置方式,使得螺旋齿与蜗轮之间润滑效果好,润滑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位于第一轴承安装部内侧的轴体的直径小于位于第一轴承安装部位置的轴体的直径,位于第二轴承安装部外侧的轴体直径小于位于第二轴承安装部位置的轴体的直径。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在安装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可以避免第一轴承与位于第一轴承安装部内侧的轴体之间磨损,第二轴承与位于第二轴承安装部外侧的轴体之间磨损,从而能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位于线圈绕组安装部的轴体上沿轴体轴向设有防滑槽。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设置的防滑槽,可以使得线圈绕组在定位牢靠,不会产生打滑,从而保证电机的工作性能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堵头与所述的进油孔螺纹配合。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这种堵头与进油孔连接方式,可以方便安装、拆卸,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的转子轴,包括有轴体1,轴体1上设有线圈绕组安装部2,在线圈绕组安装部2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安装部3、第二轴承安装部4,轴体1外端的侧壁上还设有螺旋齿5,第二轴承安装部4设置在螺旋齿5与线圈绕组安装部2之间,轴体1外端向外侧延伸有支撑凸台6,所述的轴体1内对应螺旋齿5位置设有储油腔11,所述的支撑凸台6上设有进油孔61,进油孔61与储油腔11导通,所述的轴体1上还设有出油孔12,所述的出油孔12一端与储油腔11导通,另一端延伸至对应螺旋齿5位置的轴体1的外壁上,所述的进油孔61内还设有堵头7,所述的堵头7与所述的进油孔61螺纹配合,这种堵头7与进油孔61连接方式,可以方便安装、拆卸,结构更加简单。在添加润滑油时,打开堵头7,由进油孔61向储油腔11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由出油孔12流至对应螺旋齿5位置的轴体1的外壁上,从而能使得螺旋齿5与蜗轮很好地润滑,储油腔11内储存的部分润滑油可以使得其润滑周期长。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油孔12设有两组且沿轴体1的轴向对称设置,每组出油孔12包括有沿轴体1轴向设置的三个出油孔12。这种结构的出油孔12设置方式,使得螺旋齿5与蜗轮之间润滑效果好,润滑更加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的可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的可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4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内置式闭合盖的涨断连杆
- 下一篇:扁方铆接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