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变速箱的箱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4239.2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3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峰;刘婷婷;陈宇;刘芳芳;许剑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的可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变速箱 箱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变速箱的箱体。
背景技术
电机一般包括有电机组件、变速箱组件,其中,电机组件包括有电机壳体以及设置在电机壳体内的转子轴、线圈绕组,变速箱组件包括有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蜗轮、蜗杆,蜗杆与转子轴一体设置,箱体内设有蜗轮容置腔、蜗杆容置腔,为了能使得蜗轮与蜗杆能很好地润滑,经常需要添加润滑油,但是,这种结构的电机变速箱的箱体,其只能在拆卸后才能添加润滑油,这样使得其使用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变速箱的箱体,其能直接从注油孔添加润滑油,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变速箱的箱体,包括有箱体本体,所述的箱体本体内设有蜗轮容置腔、蜗杆容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本体上对应蜗杆容置腔位置设有注油孔,所述的注油孔内设有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所述的第一密封垫与第二密封垫沿注油孔轴向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密封垫与第二密封垫抵触,所述的注油孔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均延伸至环形凹槽内,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用于复位第一密封垫的第一弹簧、用于复位第二密封垫的第二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注油孔,可以方便注油作业,在注油时,直接将注油管由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之间插入进行注油作业即可,待完成注油作业后,将注油管拔出,所述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可以将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复位达到密封效果,其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的的外侧端设有引导斜坡。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通过设置的引导斜坡,既能方便注油管由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之间插入进行注油作业,又能防止注油管在插入时,损坏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箱体本体上沿蜗杆容置腔的轴向设有操作孔,所述的操作孔一端与蜗杆容置腔导通,另一端延伸至箱体本体的外侧壁上。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通过设置的操作孔,在安装蜗杆时,可以通过操作孔调节蜗杆的位置,这样使得蜗杆的安装更加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蜗轮容置腔位于蜗杆容置腔上方,所述的箱体本体上位于蜗杆容置腔下方设有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上设有下安装孔,所述的箱体本体上对应蜗轮容置腔位置设有上安装孔。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设置的上安装孔、下安装孔,可以使得箱体本体在安装时,定位更加牢靠,平稳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电机变速箱的箱体,包括有箱体本体1,所述的箱体本体1内设有蜗轮容置腔11、蜗杆容置腔12,所述的箱体本体1上对应蜗杆容置腔12位置设有注油孔13,所述的注油孔13内设有第一密封垫2、第二密封垫3,所述的第一密封垫2与第二密封垫3沿注油孔13轴向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密封垫2与第二密封垫3抵触,所述的注油孔13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131,所述的第一密封垫2、第二密封垫3均延伸至环形凹槽131内,所述的环形凹槽131内设有用于复位第一密封垫2的第一弹簧4、用于复位第二密封垫3的第二弹簧5。设置的注油孔13,可以方便注油作业,在注油时,直接将注油管由第一密封垫2、第二密封垫3之间插入进行注油作业即可,待完成注油作业后,将注油管拔出,所述的第一弹簧4、第二弹簧5可以将第一密封垫2、第二密封垫3复位达到密封效果,其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其中,所述的第一密封垫2、第二密封垫3的的外侧端设有引导斜坡21、31,通过设置的引导斜坡21、31,既能方便注油管由第一密封垫2、第二密封垫3之间插入进行注油作业,又能防止注油管在插入时,损坏第一密封垫2、第二密封垫3。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本体1上沿蜗杆容置腔12的轴向设有操作孔14,所述的操作孔14一端与蜗杆容置腔12导通,另一端延伸至箱体本体1的外侧壁上。通过设置的操作孔14,在安装蜗杆时,可以通过操作孔14调节蜗杆的位置,这样使得蜗杆的安装更加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蜗轮容置腔11位于蜗杆容置腔12上方,所述的箱体本体1上位于蜗杆容置腔12下方设有支撑脚6,所述的支撑脚6上设有下安装孔7,所述的箱体本体1上对应蜗轮容置腔11位置设有上安装孔8。设置的上安装孔8、下安装孔7,可以使得箱体本体1在安装时,定位更加牢靠,平稳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的可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的可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4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拉机上盖变速杆换挡复位装置
- 下一篇:上下振动幅度可调式变速箱减噪安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