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注蜡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63930.9 | 申请日: | 2015-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1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斌;张敏;李裕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锡山 |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438 广东省揭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注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注蜡机。
背景技术
失蜡铸造需要先形成蜡模,目前,通过在模具内注入蜡液来形成蜡模,注蜡工艺最原始的是通过人工注入,纯人工操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成品率低;现也有一些注蜡机,能够提高效率,但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自动注蜡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注蜡机,包括机身底板、链板、电气箱、注蜡机构和刮蜡机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立柱和链板安装箱底板;所述立柱上设有接近开关,所述链板安装箱底板上安装有六方轮固定架及侧板、六方轮及端板,六方轮和端板在步进电机及减连箱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链板套合在六方轮上,六方轮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立柱的两侧,位于链板出料端的六方轮上设有接模斜板和六方轮传感器;所述链板上方设有金属模的夹紧系统,夹紧系统包括夹钳、夹钳板和夹紧气缸,夹钳板同时联动辅助夹前夹口夹紧和松开金属模进行残蜡清除;所述刮蜡机构包括固定在同一架体上的刮蜡气缸和残蜡清除板,刮蜡气缸和残蜡清除板沿沿立柱实现竖直方向的运动;所述注蜡机构包括下压气缸、蜡斗和注蜡头,下压气缸安装在下压气缸安装板上,下压气缸安装板设置在立柱的顶部,下压气缸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下部与蜡斗连接,蜡斗与注蜡头之间设有加热圈;所述注蜡机构和刮蜡机构通过设置在电气箱内的电气和气动机构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链板安装箱底板在机身底板上移动设置;侧板在链板安装箱底板上移动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用于各类金属材料模注蜡的自动注蜡机,把合装好的金属模放置在机器输送带上,机器就能自动注蜡,并且能自动清除金属模注蜡孔周边的余蜡,然后送出机器,人工开模完成注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用金属板链代替手工送模;用气动自定心夹具代替手工夹紧;用自动清模口余蜡机构代替人工刮蜡;用电子感应控制模具输送带驱动转角定位代替了人工目测模具定位,本实用新型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链板安装箱底板;3-六方轮固定架侧板;6-夹钳板;8-链板;12-金属模;14-立柱;17-辅助夹前夹口;18-底板;25-夹紧气缸;30-残蜡清除板;31-减速箱;32-步进电机;40-接近开关;42-六方轮感应器;43-接模斜板;46-六方轮端板;52-注蜡头;54-刮蜡气缸;57-电气箱;59-下压气缸安装板;60-蜡斗;63-下压气缸;64-活塞杆;65-加热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自动注蜡机,包括机身底板18、链板8、电气箱57、注蜡机构和刮蜡机构,所述底板18上设置有立柱14和链板安装箱底板1;所述立柱上设有接近开关40,所述链板安装箱底板1上安装有六方轮固定架及侧板3、六方轮及端板46,六方轮和端板46在步进电机32及减连箱31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链板8套合在六方轮上,六方轮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立柱14的两侧,位于链板8出料端的六方轮上设有接模斜板43和六方轮传感器42;所述链板安装箱底板1在机身底板18上移动设置,侧板3在链板安装箱底板1上移动设置;所述链板8上方设有金属模12的夹紧系统,夹紧系统包括夹钳、夹钳板6和夹紧气缸25,夹钳板6同时联动辅助夹前夹口17夹紧和松开金属模12进行残蜡清除;所述刮蜡机构包括固定在同一架体上的刮蜡气缸54和残蜡清除板30,刮蜡气缸54和残蜡清除板沿30沿立柱14实现竖直方向的运动;所述注蜡机构包括下压气缸63、蜡斗64和注蜡头52,下压气缸63安装在下压气缸安装板59上,下压气缸安装板59设置在立柱14的顶部,下压气缸63设有活塞杆64,活塞杆64下部与蜡斗60连接,蜡斗60与注蜡头52之间设有加热圈65;所述注蜡机构和刮蜡机构通过设置在电气箱 57内的电气和气动机构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锡山,未经陈锡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39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模铸造防止粘砂的预制件
- 下一篇:一种空气锤用上锤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