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ATM防护舱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63615.6 | 申请日: | 2015-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7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蒋金华;付常山;裴军;梁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履安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atm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TM 机安全防护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人进舱自动报警的智能ATM防护舱。
背景技术
ATM自动提款机的普及,银行卡在全国范围内联网通用的实现,给人们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由于ATM提款机的特殊安装位置,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用户隐私得不到保护,银行卡被复制、密码被窃取等卡内信息被盗的安全问题,而银行取款尾随抢劫也时时在街头上演,ATM的防范就成了银行安保的一个重点难点。
为了提高ATM的防范措施,通常是在ATM提款机外周加装具有反锁功能ATM防护舱,舱内有人时会把舱门反锁,舱外人员通常不能打开舱门,用户在封闭的防护舱内使用提款机,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用户的银行卡信息和财产安全。但用户在使用ATM提款机时,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形:
1、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尾随,银行保卫部门不能及时发现,导致人身财产安全隐患。
2、客户被挟持,银行保卫部门不能及时发现,导致人身财产损失。
除此之外,银行也无法对进舱人数进行统计分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根据多人进舱而自动报警的智能ATM防护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ATM防护舱,包括设有舱门的舱体、人体感应器、能与监控中心服务器通讯的控制器,人体感应器安装在舱体的内侧壁,人体感应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控模块和统计器模块,统计器模块和人体感应器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上述方案中,当有人进入舱内,人体会触发人体感应器,人体感应器每被触发一次,统计器模块计数加一,正常情况下,进入舱体内办理业务的一般都是一个人,因此人体感应器是被触发一次,统计器模块计数为一,同一次业务中,当再次有人闯入舱体内,人体感应器再次被触发,统计器模块计数为二,达到预设的报警人数,此时,控制器输出联动报警信号,上传至监控中心服务器。
为了提高感应的灵敏度,上述人体感应器为人体红外感应开关,人体红外感应开关包括红外发射感应器和红外接收感应器,红外发射感应器和红外接收感应器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红外发射感应器和红外接收感应器分别置于舱体的左右内侧壁,舱门设于舱体的前侧壁。只要用户进入到舱体内就能触发人体红外感应开关。
另一方案,上述人体感应器为人体红外感应开关,人体红外感应开关包括红外发射感应器和红外接收感应器,红外发射感应器和红外接收感应器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红外发射感应器和红外接收感应器分别置于舱体门框的左右侧壁,舱门设于舱体的前侧壁。只要用户从门口进来就能触发人体红外感应开关。
为了实现用户关门后能自动反锁,上述舱体内侧壁还设有人体探测器,舱门设有电控锁,人体探测器和电控锁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为了提高感应的灵敏度,上述人体探测器为互射式红外探测器,互射式红外探测器包括红外发射探测器和红外接收探测器,红外发射探测器和红外接收探测器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红外发射探测器和红外接收探测器分别置于舱体的左右内侧壁。只要有人在舱体内都能触发互射式红外探测器,舱门关闭后能自动上锁。
为了给舱内换气,上述舱体壁部还安装有排气扇,排气扇与控制器电连接。
为了给舱内提供照明,上述舱体内壁还安装有照明灯,照明灯与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舱体内壁还安装有喇叭,喇叭与控制器电连接。可以实现语音播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取得了以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控制器加装统计器模块,可以有效的对进舱人数进行统计,当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尾随或者被挟持进入舱内时,人体红外感应开关会被多次触发,使得统计器模块计数大于或等于二,达到预设的报警人数,此时,控制器输出联动报警信号,上传至银行监控中心服务器,银行保卫部门可以及时发现,维护客户人身财产不受侵害。此外,舱体内侧壁还设有互射式红外探测器,舱门加装电控锁,只要用户进入舱内,都能触发互射式红外探测器,当用户把舱门关闭后,控制器会驱动舱门的电控锁自动锁闭,实现反锁,避免用户关门后忘记反锁而引发被抢行为,用户如果要出舱,只需要按下开门按钮,电控锁会被打开,用户拉开舱门就可以出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智能ATM防护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1实施例的智能ATM防护舱的电控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履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履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36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纸张载物车车架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