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磁流变螺纹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3107.8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0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田林晓;彭凌磊;刘晓静;王鸿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G9/00 | 分类号: | B23G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流变 螺纹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磁流变螺纹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螺纹抛光是一种用于降低螺纹表面粗糙度的重要的工艺。通过螺纹抛光使其表面光滑平整,有利于减小螺纹之间的配合间隙,从而提高整个机构的精度。但是传统的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场作用于磁流变液的方法抛光不彻底,电磁铁通电产生的磁场不能旋转,一些小螺钉中的螺纹死角难以抛光到,而且利用电磁铁产生磁场离不开电的支持,从而导致装置掉电时无法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磁流变螺纹抛光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螺纹死角难以抛光、抛光不彻底、掉电无法工作等问题,并且该新型磁流变螺纹抛光装置可以通过旋转叶片使磁流变液和磨料这一混合物运动起来,从而使螺纹与混合物产生相对运动,进而导致螺纹抛光更彻底。该装置不仅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旋转架工作,也可以通过手摇端口驱动电机使旋转架旋转,因此不论有电掉电都能保持工作的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磁流变螺纹抛光装置包括支撑件、手柄、电机、手摇端口,所述电机第一电机(5-1)、第二电机(5-2)分别连接着第一旋转架(1-1)、第二旋转架(1-2),所述旋转架固连着U型磁铁,所述U型磁铁产生的磁场作用于导磁缸体,所述导磁缸体内放有磁流变液和磨料这一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插入了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一端与第三电机(5-3)相连,所述旋转杆另一端与旋转叶片固连,所述导磁缸体上方设有导磁盖板,所述导磁缸体内放有螺钉。
该装置特点一:所述旋转架固连着U型磁铁:产生旋转磁场作用于导磁缸体内的磁流变液。
该装置特点二:所述带有手摇端口的电机:掉电时通过手摇手柄使装置继续工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装置采用U型磁铁提供磁场,不采用线圈通电的方式,可以避免通电时因线圈发热而产生不安全因素,同时旋转的U型磁铁提供旋转磁场,可以使螺纹表面抛光更加彻底,旋转的U型磁铁可以通过通电电机带动旋转或者手摇手柄带动实现。该装置导磁缸体中还设有旋转叶片,可以通过控制旋转叶片旋转从而使螺纹与磁流变液和磨料这一混合物产生相对运动,抛光更加完整平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磁流变螺纹抛光装置的实施例,一种新型磁流变螺纹抛光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第三支撑件(2-3),第一手柄(12-1)、第二手柄(12-2)、第三手柄(12-3),第一电机(5-1)、第二电机(5-2)、第三电机(5-3),所述第一电机(5-1)、第二电机(5-2)、第三电机(5-3)分别带有第一手摇端口(11-1)、第二手摇端口(11-2)、第三手摇端口(11-3),所述第一电机(5-1)、第二电机(5-2)分别连接着第一旋转架(1-1)、第二旋转架(1-2),所述第一旋转架(1-1)、第二旋转架(1-2)分别固连着第一U型磁铁(3-1)、第二U型磁铁(3-2),所述第一U型磁铁(3-1)、第二U型磁铁(3-2)产生磁场作用于导磁缸体(7),所述导磁缸体(7)内放有磁流变液和磨料这一混合物(10),所述混合物(10)中插入了旋转杆(6),所述旋转杆(6)一端与第三电机(5-3)相连,所述旋转杆(6)另一端与旋转叶片(9)固连,所述导磁缸体(7)上方设有导磁盖板(4),所述导磁缸体(7)内放有螺钉(8)。
抛光前,先打开导磁盖板,往导磁缸体中注入磁流变液和磨料这一混合物,再放入工件螺钉,盖上导磁盖板,若在有电的情况之下,打开电机,导磁缸体内的旋转叶片旋转,磁流变液和磨料这一混合物与螺钉产生相对运动,同时旋转架受电机的控制开始转动,导致U型磁铁转动,两块U型磁铁相对而放,产生旋转磁场,作用于导磁缸体内的磁流变液和磨料这一混合物,导致磁流变液流态发生改变,同时在磨料的作用下对螺钉螺纹进行抛光,由于旋转磁场的作用使螺钉螺纹每一个面都可以抛光到。若在掉电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摇动电机手摇端口的手柄使电机带动旋转架和旋转杆转动,从而使U型磁铁产生旋转磁场,旋转叶片转动,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3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米粉蒸汽加热装置用托盘
- 下一篇:一种果丹皮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