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挂式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2040.6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0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左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立强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2;B66B11/08;B66B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143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挂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梯,具体涉及一种吊挂式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垂直升降的机械,装有轿厢或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电梯的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电梯安装在建筑物的通道中,通常采用钢丝绳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电梯要求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
现代电梯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的顶部和配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配重的升降运动。此种方式一旦轿厢顶部的滑轮脱落,影响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挂式电梯,以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节省电力,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吊挂式电梯,包括外箱体、轿厢、动力机构、安全设施、控制系统和配重,轿厢在外箱体围成的升降通道中上下运行。轿厢设有门开关、轿厢门和照明设备。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和曳引绳索,电机与传动机构皮带轮连接或齿轮连接。传动结构设有绳轮和转向滑轮,轿厢的下部设有两个轿厢下滑轮。曳引绳索的一头固定在升降通道的顶部,曳引绳索的另一头绕过两个轿厢下滑轮、绳轮和转向滑轮,然后再绕过绳轮连接到配重。控制系统与电机、安全设施和照明设备电路连接。
曳引绳索为钢索,钢索的数量为2~5根。电梯设有负载传感器和超重报警器,负载传感器和超重报警器连接到控制系统。轿厢设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通风设施,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通风设施与控制系统电路连接。通风设施包括通风阀和风扇,通风阀位于轿厢的侧面,风扇安装在轿厢的顶部。安全设施包括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
本实用型吊挂式电梯通过设置轿厢下滑轮,曳引绳索一头固定在升降通道的顶部,另一头绕过两个轿厢下滑轮和传动机构连接到配重,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电梯设有负载传感器和超重报警器,电梯超载时及时报警和停机,避免超载导致事故发生,有利于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安装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通风设施,轿厢内空气不正常时及时通风,以免影响电梯乘客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挂式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升降通道、2-曳引绳索、3-轿厢、4-外箱体、5-电机、6-传动机构、7-绳轮、8-转向滑轮、9-轿厢下滑轮、10-配重、11-通风阀、12-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3-风扇、14-门开关、15-轿厢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做出任何改动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吊挂式电梯如图1、图2所示,包括外箱体4、轿厢3、动力机构、安全设施、控制系统、负载传感器、超重报警器和配重10。轿厢在外箱体围成的升降通道1中上下运行,轿厢设有门开关14、轿厢门15、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2、通风设施和照明设备。通风设施包括通风阀11和风扇13,通风阀位于轿厢的侧面,风扇安装在轿厢的顶部。动力机构包括电机5、传动机构6和曳引绳索2,电机与传动机构皮带轮连接,传动结构设有绳轮7和转向滑轮8,轿厢的下部设有两个轿厢下滑轮9。控制系统与电机5、安全设施、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通风设施、负载传感器、超重报警器和照明设备电路连接。安全设施包括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曳引绳索为钢索,钢索的数量为4根。曳引绳索的一头固定在升降通道的顶部,曳引绳索的另一头绕过两个轿厢下滑轮、绳轮和转向滑轮,然后再绕过绳轮连接到配重。
电梯的轿厢3和配重10通过曳引绳索2和绳轮7悬吊成吊桶状,在升降通道1内升降。曳引绳索2卷绕在绳轮7和转向滑轮8上,通过绳轮7转动由曳引绳索将驱动力传递给轿厢和配重。曳引绳索在绳轮上采用复绕方式,其一端固定在升降通道的顶部,另一端朝下方延伸并卷绕到位于轿厢3底部的轿厢下滑轮9上,接着朝上方延伸并卷绕到绳轮上,进一步卷绕到转向滑轮上,再次卷绕到绳轮上后朝下方延伸,固定在配重上,通过上述过程将电机转动旋转力转化为轿厢上下运行的直线运行力。当负载传感器检测到承载的人多或运送的货物超重时,通过控制系统停止升降运行,并由超重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超重解除后自动恢复运行。电梯运行期间轿厢顶部风扇处于开启状态,为轿厢内换气。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到轿厢内二氧化碳超标时,开启轿厢的通风阀通入新鲜空气,二氧化碳符合标准后关闭通风阀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立强,未经左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2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机驾驶室
- 下一篇: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安全锁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