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升降机的电源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1303.1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9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聂剑;高良儒;王友军;付英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千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7/06 | 分类号: | H02P27/06;H02H9/02;H02H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0044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升降机 电源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机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升降机的电源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对于多笼型的升降机,包括电梯等多轿厢的升降机械,其中每一个升降机电机控制电路或控制系统采用的是一个AFE主动前端整流-逆变电源和电机逆变器的电气结构,AFE主动前端整流-逆变电源直接与三相交流电连接,升降机与升降机之间没有电气联系。这就造成了此类系统一个重要工态,即起升/降落并存时,降落负载的机械能量只能通过AFE主动前端流-逆变电源反馈回供电电网,实现能量反馈,这是唯一的途径,而不能在系统内部或多笼之间通过直流母线直接转化为起升负载的动力,实现能量共享,且通过AFE主动前端流-逆变电源反馈回供电电网,也增加了对电网的影响,例如谐波干扰,特别是一些场合,如电网不允许反馈电能、带接触网的供电电网等;况且AFE一次性投入成本高,综合节电的性价比并不突出,应用技术要求高,用户接受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的多笼型升降机的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机的电源控制电路,升降机与升降机之间实现能量共享,实现对升降机系统的节能降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升降机的电源控制电路,包括交流电源、整流或逆变单元、公共直流母线、变频或逆变驱动单元和电动机;交流电源和整流或逆变单元连接,公共直流母线与整流或逆变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公共直流母线上并联连接有至少两组变频或逆变驱动单元;变频或逆变驱动单元与用于驱动升降机做升降运 动的电动机连接;公共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浪涌吸收单元。
优选地,所述的整流或逆变单元包括依次电连接的输入电感和整流电路,所述的变频或逆变驱动单元还连接有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所述的整流电路为二极管整流电路或可控硅整流电路。
优选地,所述的整流或逆变单元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源线性滤波单元、输入电感和AFE主动前端整流逆变回馈单元,交流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源线性滤波单元连接,AFE主动前端整流逆变回馈单元的输出端与公共直流母线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并联型反馈电源PRU或RCU,并联型反馈电源PRU或RCU的输入端与公共直流母线连接,并联型反馈电源PRU或RCU的输出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整流或逆变单元包括依次电连接的输入电感和整流电路;所述的整流电路为二极管整流电路、可控硅整流电路或IGBT整流逆变电路。
优选地,所述的变频或逆变驱动单元与公共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快速熔断器和反向并联二极管对,变频或逆变驱动单元内部设置有支撑电容,公共直流母线依次连接快速熔断器、反向并联二极管对和支撑电容,并通过支撑电容与变频或逆变驱动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浪涌吸收单元采用单个的浪涌吸收电容,或者由电容和电阻串联而成的阻容吸收回路。
优选地,所述的变频或逆变驱动单元采用变频器或者直接使用逆变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多笼型的升降机的电源控制电路,即两笼以上的升降机,采用公共直流母线为基础,解决了现有的长母线所带来的谐波干扰、负载不均衡和耗能等问题,实现了多笼升降机之间能量的平衡与共享,再结合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组成的能耗设备、串联型的电源整流-回馈设备AFE、并联型反馈电源PRU或RCU等形式,实现能量的共享和能量的反馈,在不同应用场合下都能安全运行,同时满足客户的多种市场需求,进一步节约升降机的使用成本以及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拓宽其应用范围。
变频或逆变驱动单元与公共直流母线之间通过快速熔断器隔开,系统内任意一个升降机发生故障时,其自身的驱动电路会以最快速度脱离系统,避免对系统造成影响。
变频或逆变驱动单元与公共直流母线之间还设置有二极管对,通过二极管对吸收公共直流母线产生的浪涌电流、瞬间高压对主回路的可控硅或IGBT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电路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电路框图。
图中标记:1-交流电源,3-整流或逆变单元,31-输入电感,32-整流电路,33-电源线性滤波单元,34-AFE主动前端整流单元,4-浪涌吸收单元,5-快速熔断器,6-反向并联二极管对,7-支撑电容,8-变频或逆变驱动单元,9-制动单元,11-制动电阻,12-电动机,13-公共直流母线,14-并联型反馈电源PRU或RC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千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千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1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支座
- 下一篇:开关磁阻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