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珊瑚增殖的控温控流和水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0772.1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9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佟飞;陈丕茂;秦传新;周艳波;袁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3/00;A01K6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珊瑚 增殖 温控 水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珊瑚增殖的控温控流和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珊瑚属刺细胞动物门,是组成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基础生物,全世界海洋中健康的珊瑚礁系统每年每平方公里渔业产量达35t,全球约10%的渔业产量源于珊瑚礁地区,所有海洋物种的1/4和己知海洋鱼类的1/5(4500种)生活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但珊瑚的生存易受到海水温度,盐度等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面对人类引起的海水酸化等海洋环境变化,适宜珊瑚生存的栖息地减少,珊瑚资源量急剧减退。因此将人工增殖的珊瑚移植到珊瑚退化的水域成为一项增殖珊瑚的有效手段。
但是珊瑚虫在人工增殖过程中会受到增殖温度、流速、水质、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各种异于自然状态的外界环境条件成为珊瑚人工增殖过程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珊瑚增殖的控温控流和水净化装置,以期模拟珊瑚自然繁殖的生存条件,增加珊瑚人工增殖养殖的存活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珊瑚增殖的控温控流和水净化装置,包括一增殖养殖水箱以及一设在增殖养殖水箱下边缘下方的水体净化箱,所述的增殖养殖水箱设有进水管、溢流管、排水管,所述的水体净化箱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的溢流管与水体净化箱相连接;
一冷暖水机,其出水口与所述的进水管相连接;
一循环泵,其进水口与所述的出水管与相连接,所述的循环泵出水口与冷暖水机进水口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调整增殖养殖水箱内的进水速度以及调整增殖养殖水箱内的温度,使水箱内温度能达到满足珊瑚增殖养殖需求的适宜水温,以及模拟自然生长珊瑚需要的水流条件,从而提高珊瑚在室内人工增殖条件下的成活率。
所述的水体净化箱底部布设有袋装珊瑚石,珊瑚石上铺设PVC网片,PVC网片上铺设珊瑚藻等大型藻类植物,通过在水体净化箱里设有与自然生长珊瑚生存环境相关的物体,有利于提高水体的净化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泵出水口通过三通管件分别与水体净化箱和冷暖水机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三通管件在水体净化箱和冷暖水机进水口方向上都设有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溢流管上缘高度低于增殖养殖水箱上缘高度10cm。
优选地,所述的进水管、出水管、排水管、溢流管上设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的进水管出口处设有过滤器、出水管入口处设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出水管由PVC材料制成,所述循环泵由塑料制成,所述的增殖养殖水箱由玻璃制成、水体净化水箱由玻璃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增殖养殖水箱、水体净化箱注满海水后,开启循环泵,随后开启冷暖水机并设定冷暖水机的温度,水体通过水体净化箱中珊瑚石、大型藻类后得到净化,增殖养殖水箱中水流通过进出水管的单向阀调节,以上所述形成一个闭合的控温控流、控流的珊瑚人工增殖养殖水体循环净化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玻璃制成的增殖养殖水箱增殖珊瑚,有利于珊瑚利用光照,亦利于增殖人员观察珊瑚生长状态;
2)用水体净化箱贮存与净化增殖养殖废水,循环利用了增殖养殖水体,减少了用水量、增大了水体交换容量;
3)利用循环泵将水体净化箱内的海水抽升至冷暖水机中进行升温或降温,热交换后的海水重新进入增殖养殖水箱内,使水箱内温度能达到满足珊瑚增殖养殖需求的适宜水温;
4)而通过调整增殖养殖水箱内进水速度,以模拟自然生长珊瑚需要的水流条件,从而提高珊瑚在室内增殖条件下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中:1-增殖养殖水箱,2-水体净化箱,3-循环泵,4-冷暖水机,5-进水管,6-溢流管,7-排水管,8-出水管,9-冷暖水机出水口,10-冷暖水机进水口,11-循环泵进水口,12-循环泵出水口,13-三通管件,14-第一管件,15-第二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0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涌浪增氧泵
- 下一篇:一种新型开门方式的水族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