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哑铃头喷塑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9241.0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6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邱德安;丁爱军;王成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楚霸体育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9/04 | 分类号: | B05C19/04;B05C13/02;B05D3/02;B05D3/04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陈臣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哑铃 头喷塑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哑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哑铃头喷塑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由于哑铃是金属材质的,锻炼使用的时候,会与汗液接触,导致哑铃腐蚀,尤其是哑铃头,在使用过程中一旦跌落还会损坏地面。所以生产厂家普遍会在哑铃表面设有隔离层,有些隔离层是电镀的,有些是包胶的,也有是喷塑的。由于喷塑工艺更易实现自动化,成本低、效果好、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所以得到广泛使用。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件的加热和喷塑都是需要一批一批进行,所以生产线无法进行连续性生产,必须要等到一批生产完成后,才能进行另一批的生产,生产效率仍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哑铃头喷塑生产线,形成循环生产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哑铃头喷塑生产线,依次包括加热炉、喷塑箱和干燥区,加热炉、喷塑箱和干燥区之间通过轨道相互连接形成循环,所述轨道分别穿过加热炉的热风室和喷塑箱,所述生产线还包括挂具,所述挂具置于轨道上并能在轨道上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上活动连接有传动链,挂具顶部与传动链固定,所述传动链由电机驱动。
所述挂具为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位于加热炉热风室的出料口上方设有吸热罩,所述吸热罩在风机的作用下通过风管与加热炉的燃烧室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炉的出料口与喷塑箱之间的轨道的长度小于3米。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的侧壁分布有多个指示装置,指示装置与电机联动,电机启动后,指示装置显示运行信号。
所述指示装置为信号灯。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区的竖直投影呈“S”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不仅形成循环线之后节约了生产用地,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生产线的干燥区域成“S”型结构,延长了哑铃头干燥的距离,保证哑铃头表面的喷塑在下料区的时候已经完全干燥;另外,在工件加热炉热风室的出料口设置吸热罩,防止热风室的热量从出料口溢出后白白损失,将溢出的能量吹入燃烧室,提高了燃烧效率,降低了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上料区,2、工件加热炉,3、工件喷塑箱,4、工件干燥区,5、下料区,6、轨道,7、吸热罩,8、指示信号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哑铃头喷塑生产线依次包括上料区1、工件加热炉2、工件喷塑箱3、工件干燥区4和下料区5,上料区1、工件加热炉2、工件喷塑箱3、工件干燥区4和下料区5之间通过轨道6相互连接形成循环。轨道6分别穿过工件加热炉2的热风室和工件喷塑箱3, 工件加热炉2的出料口与工件喷塑箱3之间的轨道6的长度小于3米。 工件干燥区4的竖直投影呈“S”形结构。
轨道6上活动连接有传动链,挂钩顶部与传动链固定,传动链通过电机驱动。轨道6的侧壁分布有多个指示信号灯8,指示信号灯8与电机联动,电机启动后,指示信号灯显示运行信号。
轨道6位于工件加热炉2热风室的出料口上方设有吸热罩7,吸热罩7在风机的作用下通过风管与工件加热炉2的燃烧室连通。
具体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操作工在上料区1将工件挂置于挂钩上,工件通过传动链传送至工件加热炉2内进行加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转动链将加热后的工件传送至喷塑箱3内进行喷塑:喷塑后的工件经传动链进入S形工件干燥区4进行干燥,干燥后的工件被传送至下料区5进行下料。
在工件加热炉2热风室的出料口设置吸热罩7,防止热风室的热量从出料口溢出后白白损失,将溢出的能量吹入燃烧室,提高燃烧效率。
由于生产过程中哑铃头的周转移动速度较慢,不仔细观察无法察觉哑铃头的周转移动,通过指示信号灯8,提醒工作人员设备生产线的状态,防止工作人员接触到高温的哑铃头而受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楚霸体育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宿迁楚霸体育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9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