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文物吸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57150.3 | 申请日: | 2015-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7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周理坤;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
| 主分类号: | A47L9/06 | 分类号: | A47L9/06;A47L9/28;A47L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 地址: | 40001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文物 吸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物清洁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文物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文物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先民宝贵的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博大丰厚的文物资源不仅是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文物的蒙尘现象(此处的“尘”不仅包括灰尘,还包括死亡虫霉及昆虫排泄物等易粘附物质,但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中仍统称为“灰尘”)十分普遍,除尘问题是文物保护工作中常遇到的。有展品的除尘,目的是为了展出效果,去除灰尘;有被修复品的除尘,为了保护和修复文物,首先是要把上面的灰尘除去,除尘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文物的保护与修复。要在不损害文物的基础上除掉文物表面的灰尘,目前主要依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毛刷进行手工除尘,但是在使用毛刷时会使灰尘肆意飞扬,灰尘很容易飘落到室内的各个角落并重新掉落,严重影响了除尘效果;并且飞扬的灰尘还容易被人体吸入,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些文物表面还寄生着微生物,对人体的伤害更甚;此外,虽然也可使用吸尘器来吸除灰尘,但是由于缺乏适用于文物的吸盘或者刷头,容易对文物造成不当毁损。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一种专用的文物吸尘装置,其能够与吸尘器配合使用,防止除尘时灰尘的肆意飞扬,提高除尘效果,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能够防止对文物造成不当毁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物吸尘装置,其能够与吸尘器配合使用,防止除尘时灰尘的肆意飞扬,提高除尘效果,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能够防止对文物造成不当毁损。
本实用新型的文物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器及与所述吸尘器以可拆卸方式连接的刷头;所述刷头包括刷体,所述刷体的顶部设有用于与吸尘器连接的灰尘出口,所述刷体的底部设有与灰尘出口连通的灰尘入口;所述灰尘入口设有用于清扫文物表面灰尘的刷毛,还设有与所述刷毛两侧连接并与刷毛共同环绕灰尘入口的挡片。
进一步,所述吸尘器包括电动机及用于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无级调速开关。
进一步,所述刷毛和挡片均从刷体底部边沿向外延伸,并且所述刷毛的延伸长度大于挡片的延伸长度。
进一步,所述刷体的底部呈方形,所述刷毛设在方形底部的一条边上,所述挡片则设在方形底部的另外三条边上。
进一步,所述挡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灰尘出口处设有用于过滤的滤网。
进一步,所述滤网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吸尘器与刷头之间通过通风管连接,所述灰尘出口还设有用于与通风管配合连接的连接部。
进一步,所述刷体的底部向顶部凹陷形成吸尘腔,所述吸尘腔呈从刷体顶部向底部张开的弧形结构,并且所述灰尘出口设在刷体顶部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文物吸尘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灰尘出口与吸尘器连接,启动吸尘器后利用刷毛将文物表面灰尘扫至灰尘入口,吸尘器产生的负压即可将灰尘吸除;此外,由于刷毛与挡片共同环绕灰尘入口,能够防止灰尘的脱离,保证灰尘的吸入,防止除尘时灰尘的肆意飞扬,提高除尘效果,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防止对文物造成不当毁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于对档案、图书等进行除尘清洁,特别适合于博物馆进行文物除尘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刷头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刷头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未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7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洗碗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夹持吸尘器的三脚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