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上直肌悬吊镊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56373.8 | 申请日: | 2015-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1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张凤娟;高传文;戴涛;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眼上直肌 悬吊 镊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部手术用镊子,尤其是涉及一种眼上直肌悬吊镊子。
背景技术
医院眼科在进行抗青光眼手术或进行需要对眼球固定的眼部手术操作时,需要对上直肌做以悬吊,以利于固定眼球或充分暴露眼部的某些部位。目前在做上直肌悬吊时,所用的是眼科通用的直有齿镊,不仅不利于对上直肌进行夹持,且由于在夹持上直肌时还会顶压眼球,给患者带来了手术源性痛苦,有时甚至会损伤到结膜组织。针对上述情况,发明人在2013年01月14日申请了《上直肌悬吊专用镊子》的实用新型专利,对常规使用的齿镍进行了改进,即将夹持段与镊子本体呈90°垂直设置。经过改进的镊子虽然使用时减少了对上直肌和结膜的损伤,减轻了患者的手术源性痛苦,但仍存在着夹持不便,不利于操作的缺陷:夹持段与镊子本体之间呈90°夹角时,夹持段需水平深入到上穹隆部结膜囊,然后旋转90°再夹持上直肌,旋转的过程很容易损伤到结膜组织,并且在牵拉上直肌进行悬吊时,90°的直角结构容易使镊子本体顶压到眼球而对眼球造成损伤。同时,由于夹持齿的齿尖均很锋利,夹持时会损伤球结膜,在结膜上出现夹持孔,导致青光眼手术后因漏水造成手术失败或出现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时更方便操作且不会对结膜造成损伤的眼上直肌悬吊镊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眼上直肌悬吊镊子,包括前端部带有5mm夹持段的镊子本体,所述加持段端部的夹持面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夹持齿;所述夹持段与镊子本体呈120°夹角倾斜设置;所述夹持齿的齿尖呈圆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镊子本体呈120°夹角设置的加持段更符合眼球的解剖结构,手术中夹持上直肌时更容易进入眼上穹窿部,并且能使镊子紧贴眼球进行加持,成功率更高;同时夹持齿的齿尖为圆弧形结构,既不会影响对上直肌的夹持,也避免了结膜夹持孔的形成,提高了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夹持齿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眼上直肌悬吊镊子,包括前端部带有5mm夹持段1的镊子本体2,加持段1端部的夹持面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夹持齿3;为方便手术时镊子更容易进入眼上穹窿部进行上直肌夹持,夹持段1与镊子本体2呈120°夹角倾斜设置;为避免夹持齿3的齿尖损伤球结膜,该夹持齿3的齿尖呈圆弧形结构。
在实施眼部手术需要悬吊上直肌时,医生可手持本实用新型的镊子本体2,将夹持段1紧贴眼球壁深入到上穹隆部结膜囊,使夹持段1的夹持面朝向眼球壁夹持上直肌,待夹持到上直肌后进行缝线牵引上直肌,悬吊结束,松开镊子,移出结膜囊即可。整个夹持过程夹持段1和镊子本体2同时紧贴眼球壁,不会顶压眼球,既利于医生操作,又减轻了患者的手术源性痛苦。
由于眼球壁为弧形结构,镊子在进入眼上穹窿部夹持上直肌时,夹持段与镊子本体之间呈120°夹角更符合眼球壁的弧形结构,夹持段更容易深入到上穹窿部,并且不需要旋转90度后再进行夹持,减少了由于旋转对结膜造成的损伤;同时在夹持并向外牵拉上直肌时,夹持段受力但不会顶压到眼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6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冲洗头的角膜瓣掀开器
- 下一篇:语言节律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