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血液透析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5802.X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4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清;鲍清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文清 |
主分类号: | A61M1/18 | 分类号: | A61M1/18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初姣姣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血液 透析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避免血液透析治疗中脱针或刺破血管等问题的用于血液透析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血液透析是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治疗手段,其原理为: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送入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其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也即透析液,分别分布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侧,通过弥散效应进行物质交换,清除血液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血液中过多的水分,经过处理后的血液再经设备回输至患者体内,达到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治疗中,建立血管通路是其实施的前提,目前我国80%以上的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次治疗时,病人透析时间长达4小时以上,透析过程中患者睡着、坐起或其它不由自主的活动容易造成脱针、刺破血管的情况,血液透析常用的部位一般为上肢的动静脉内瘘,患者一般取固定平卧或半卧姿势,长时间的固定容易造成患者精神紧张,疲劳,导致治疗效果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避免血液透析治疗中脱针或刺破血管等问题的用于血液透析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的固定装置,设有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固定板的截面为圆弧形,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带,还设有报警电路和报警器,报警电路中设有用于在断开时开启报警器的接触开关,接触开关包括分别与报警电路相连接的两个金属触片,其中一个触片固定在固定带内侧,另一个触片固定在黏胶贴片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带包括分别与固定板两侧边缘相连接的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均为弹性带体,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的末端设有相配合的尼龙搭扣,接触开关中的一个触片固定在第一带体或第二带体末端内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板采用软质塑胶制成,固定板内侧设有海绵垫,用于避免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过度疲劳。
本实用新型所述报警器包括声光报警单元以及与其相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远程发送报警信息,使医护人员完成多层次多人监控,有效降低医疗事故发生概率。
本实用新型可以设有两组以上的报警电路和报警器,用于对固定带多点位置进行监控报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接触开关中的一个触片通过黏胶贴片固定在患者的上肢上,然后通过固定板和固定带将患者上肢固定,由于带体采用分体式弹性带体,在固定后会在弹力带的作用下自然绷紧,有效防止松脱,由于两个金属贴片接触,接触开关在闭合状态下,报警器不报警,当患者上肢活动导致两个触片的位置发生移动,接触开关立刻断开,报警电路开始报警,同时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外发出报警信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对于患者上肢的活动监测更准确,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工作可靠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固定板1、固定带2、报警电路3、报警器4、黏胶贴片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的固定装置,设有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的截面为圆弧形,固定板1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带2,还设有报警电路3和报警器4,报警电路3中设有用于在断开时开启报警器4的接触开关,接触开关包括分别与报警电路4相连接的两个金属触片,其中一个触片固定在固定带2内侧,另一个触片固定在黏胶贴片5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带2包括分别与固定板1两侧边缘相连接的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均为弹性带体,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的末端设有相配合的尼龙搭扣,接触开关中的一个触片固定在第一带体或第二带体末端内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板1采用软质塑胶制成,固定板1内侧设有海绵垫,用于避免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过度疲劳。
本实用新型所述报警器4包括声光报警单元以及与其相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远程发送报警信息,使医护人员完成多层次多人监控,有效降低医疗事故发生概率。
本实用新型可以设有两组以上的报警电路3和报警器4,用于对固定带多点位置进行监控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文清,未经宋文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5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