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电机轴向窜动的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5010.2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1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王子良;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2 | 分类号: | H02K7/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电机 轴向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属于高压轴瓦式电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电机轴向窜动的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电机作为重要的驱动设备,可用于不同机械传动方面,如压缩机、水泵、破碎机、切削机、运输机械及其他设备,供矿山、机械工业、石油化工工业、发电机等各种工作中做原动机用。由于设计、制造、使用环境等原因电动机的磁场会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定子和转子的间隙处--称为‘气隙磁场’。在某一个位置,气隙磁场的磁力线全部垂直于转轴,而没有轴向分量。这个位置就称为磁力中心线。如果磁力线有轴向分量,在没有其他限制条件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转子就会延轴线窜动。
理想状况下,当窜动较小时不会有影响,有些轴瓦式电机的转子窜动是正常的,电机工作也比较平稳。
但是当窜动比较厉害的时候转子可能会蹭到电机外壳,可能会蹭倒轴瓦,摩擦产生异热或振动过大,电机和被驱动的机械都会承受一个轴向的力,对设备是有损害的。
现有技术中,没有一个能够有效解决电机转子窜动量过大的有效办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电机转子窜动过大问题的一种防止电机轴向窜动的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电机轴向窜动的调整机构,包括顶针,顶针底座,基础平台,所述顶针安装在顶针底座上,所述顶针底座与基础平台采用螺栓连接。
所述顶针内部的轴承为推力轴承。
所述顶针底座的底部设置的螺栓连接孔为长圆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当电机启动时电机转子会由于各种复杂原因产生轴向的窜动,窜动量如果在允许范围之内,转子不会和顶针相接触,如果窜动量超出允许值范围,转子就会和顶针相接触,顶针顶在转子上有效避免了转子的窜动。同时,由于顶针内部含有推力轴承,保证了顶针可以配合电机转子同时做旋转动作。避免转子因为轴向的窜动引起的与电机外壳或轴瓦产生的摩擦而造成的事故,可以有效避免电机转子窜动造成的异音或异热等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1.顶针,2.顶针底座,3.基础平台,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一种防止电机轴向窜动的调整机构,包括顶针1、顶针底座2、基础平台3.其中顶针3内部的轴承为可以保证较高转速的精密推力轴承。顶针1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顶针样式,在此不做详细叙述。为保证顶针1的固定,结合顶针1的尺寸制作顶针底座2,顶针底座2底部设计螺栓连接孔,此孔设计为长圆孔,便于一定程度的电机转子轴线方向的调节。顶针底座2与基础平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机4启动后,如果转子发生窜动,顶针会顶在转子轴端,起到很好的限定作用。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5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