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卸油槽上的阻燃通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4594.1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1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胡艳兴;郭廷顺;李金龙;孙景泉;周谊;王冉;侯立睿;张凯为;王鹏;刘仲贤;王崇;张硕;李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32 | 分类号: | B67D7/32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张芷芳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槽 阻燃 通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油拉运和卸油计量装置中的卸油槽,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卸油槽上的阻燃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卸油槽是油田拉运卸油系统中的重要设备,而通气装置又是卸油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气装置的设计直接影响卸油槽中油品的质量及运行的安全。
卸油时为避免槽体内产生压力,需要设置通气装置保证槽内与大气相通,常用的通气装置为常压人孔或者方形盖板式人孔,他们的不足之处如下:
1、由于长期使用,人孔周边必然浸油,经过风吹后,这些油就凝固在人孔盖板上及周边,使得本来不密封的人孔变成密封了,这样卸油时容易造成憋压;
2、有时为避免憋压,把人孔打开,油品就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造成油品挥发,同时打开人孔盖时不小心很容易产生静电,引起火灾,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卸油槽上的阻燃通气装置,该装置实现了保证通气畅通的情况下又具有阻燃作用,减少安全隐患,通气装置为可拆件,可随时拆卸及更换阻燃金属丝网,操作简单方便,避免憋压,安全性高,必要时可作为人孔使用。克服了现有通气装置易通气不畅通,造成憋压,不安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卸油槽上的阻燃通气装置,包括套筒;套筒焊接在卸油槽的顶板上并与补强板相焊接,套筒上端连接法兰,法兰通过螺栓连接法兰盖,法兰盖上连接通气管,通气管上端通过连接筋连接伞盖,通气管下端设有阻燃机构,阻燃机构包括筒体,筒体上端连接在法兰盖下端面上,筒体内壁上连接格栅,格栅下端设有支撑圈,支撑圈下端设有阻燃滤网,阻燃滤网下端设有角钢圈,角钢圈通过螺栓连接在筒体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阻燃滤网,因而保证通气畅通的情况下又具有阻燃作用,减少安全隐患;由于通气装置采用螺栓连接,因而可随时拆卸及更换阻燃金属丝网,操作简单方便,避免憋压,安全性高,由于不需要打开的过程,也就不涉及静电的问题,必要时可作为人孔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阻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面图。
图4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用于卸油槽上的阻燃通气装置,包括套筒1;套筒1焊接在卸油槽的顶板上并与补强板7相焊接,套筒1上端连接法兰2,法兰2通过螺栓连接法兰盖3,法兰盖3上连接通气管5,通气管5上端通过连接筋6连接伞盖4,通气管5下端设有阻燃机构8,阻燃机构8包括筒体11,筒体11上端连接在法兰盖3下端面上,筒体11内壁上连接格栅10,格栅10下端设有支撑圈12,支撑圈12下端设有阻燃滤网13,阻燃滤网13下端设有角钢圈14,角钢圈14通过螺栓9连接在筒体11内壁上。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4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成氨膜分离气回收高纯氢装置
- 下一篇:车载自带泵加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