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灸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4528.4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4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殷学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学臣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224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灸笔。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针灸针,一般通过手持方式刺入,但是手持针体进针不但容易污染针体,易造成针体弯曲损伤,而且如果手法不熟练,则刺入时患者痛感明显,影响治疗效果。此外,某些患者看到针灸针,会产生心理紧张,则更加不利于医者操作。
对于另外一种通过辅助工具进行施针的方法,该辅助工具多为套管。此种套管为一种内径比针灸针略粗的空心管,进针时采用人工敲击,使针快速进入皮下,从而减少针灸刺入时的疼痛感,但实际操作中,因为针灸针柄的盘龙丝,空心管套不易取下,而且套管长度固定,操作时需根据针灸针具选择套管,过程繁琐,操作不便,且无法连续施针。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针灸笔,且能够避免患者看到针体而产生恐惧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灸笔,采用笔式结构,操作更加方便灵活,且施治时针不可见,减少患者对针刺的恐惧,让患者更容易接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灸笔,包括:笔帽、笔杆部和笔头;
其中,笔杆部包括:笔杆壳体、传动杆、转动部件、弹性部件、用于容纳针灸针的旋转槽以及用于出针的磁管,转动部件、弹性部件、旋转槽和磁管位于笔杆壳体内部,且笔杆壳体的一端与笔帽相卡接,笔杆壳体的另一端与笔头可拆卸连接;
传动杆穿过弹性部件,且传动杆的一端在穿过笔杆壳体的一端后与笔帽相抵接,传动杆的另一端的至少部分能够伸入到磁管内部驱动磁管中的针灸针的针头从笔头伸出;
弹性部件位于转动部件上方,转动部件与旋转槽螺旋连接,且在笔帽按下时,通过压缩弹性部件,驱动转动部件带动旋转槽转动;
磁管位于旋转槽内部,且磁管的一端穿过转动部件,磁管的另一端与笔头相抵接,旋转槽上设有第一开口,磁管上设有第二开口,在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对时,磁管能够吸附旋转槽内的针灸针进入磁管内。
可选地,旋转槽上设有多个用于容纳针灸针的凹槽,且第二开口与任意凹槽相对时,凹槽内的针灸针进入磁管内。
可选地,针灸笔还包括用于盛放针灸针的针盒,且针盒安装在在笔杆壳体上;
其中,针盒上设有第一出针口,笔杆壳体上设有第二出针口,且第一出针口与第二出针口对接,且第一开口与第二出针口相对时,磁管吸引针盒内的针灸针进入旋转槽内。
可选地,笔帽内部或笔杆壳体的一端上设有用于调节出针长度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且笔杆壳体的一端上或笔帽内部设有用于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卡接的凸起。
可选地,第一卡槽为横向卡槽,第二卡槽为多组纵向卡槽,且多组纵向卡槽与横向卡槽相通,且任意一组纵向卡槽长度不同;
凸起位于横向卡槽内时,旋转笔帽,使凸起位于任意一组纵向卡槽内。
可选地,笔头内部设有激光定位装置,且激光定位装置包括激光定位器、激光灯以及供电电池,供电电池与激光定位器相连,激光定位器与激光灯相连。
可选地,笔杆壳体外侧设有激光定位开关,且激光定位开关与供电电池相连。
可选地,传动杆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杆,且第一传动杆的直径大于第二传动杆的直径,第二传动杆的直径小于磁管的内径;
其中,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笔帽相抵接,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至少部分位于磁管内。
可选地,弹性部件为弹簧。
可选地,笔杆壳体的另一端与笔头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针灸笔,采用笔式结构,通过将笔帽按下,使弹性部件压缩,驱动转动部件带动旋转槽旋转,当旋转槽的第一开口与磁管的第二开口相对时,磁管吸附旋转槽内的针灸针进入磁管内,当再次按下笔帽后,传动杆的另一端驱动磁管内的针灸针从笔头内伸出,从而进入人体皮肤。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针灸笔可连续施针,操作简单方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手持针体进针的不方便和不卫生,且施针时针体不可见,防止患者看到针体后产生心理恐惧而影响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针灸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笔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针灸笔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图3中的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学臣,未经殷学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45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剂配药快速溶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净化除烟的新型艾灸治疗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