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电吸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4433.2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2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潘俊;杨惠林;杨炎;王根林;刘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唐灵;常亮 |
地址: | 215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电吸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电吸刀。
背景技术
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其通过电刀头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已在各种手术中广泛应用。
但现有高频电刀在使用后,还需要针对手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出血、渗出物、脓液、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进行单独处理,从而增加了手术中医护人员的人数,且增加手术的工作量。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电吸刀,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电吸刀,其包括:刀头、刀身、刀柄、电路板、以及负压吸引组件;
所述刀头设置于所述刀身的一端,并与所述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刀头为中空管状刀头,所述中空管状刀头的端部形成主吸引口,且所述中空管状刀头中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刀身中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一端与所述中空管状刀头相连通,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刀身中;
所述刀柄设置于所述刀身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管道自所述刀身中延伸出,进入到所述刀柄中,并于所述刀柄的尾端形成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负压吸引组件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电吸刀的改进,所述刀头上还设置有保护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电吸刀的改进,所述中空管状刀头的侧壁还开设有若干副吸引口,所述若干副吸引口临近所述中空管状刀头的端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电吸刀的改进,所述医用电吸刀还包括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刀身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电吸刀的改进,所述医用电吸刀还包括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连接管道上,且所述控制阀门的控制端位于所述刀身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电吸刀的改进,所述刀身上靠近所述刀头的一端还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电吸刀可减少参与手术人数,节省医疗资源,一人即可同时完成切割和清洁的操作,无需专门进行清洁操作,减少手术参与人数;
2、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电吸刀使得切割、止血的操作更精确,且手术视野更为清晰,切割组织或对出血点止血更为精确,降低了对助手的技术要求;
3、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电吸刀能够及时吸除电刀烧灼机体所产生的废气,有利于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保护室内医护人员及患者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电吸刀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电吸刀100包括:刀头10、刀身20、刀柄30、电路板40、以及负压吸引组件。
所述刀头10设置于所述刀身20的一端,并与所述电路板40进行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电路板40设置于所述刀身20中,其可用于控制刀头10的切割和电凝。从而,电路板40通电后,刀头10产生高频高压电流,即可对患者进行手术操作。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刀头10为中空管状刀头,所述中空管状刀头的端部形成主吸引口,该主吸引口可用于吸收手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出血、渗出物、脓液、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等。此外,刀头10还可及时吸除电刀烧灼机体所产生的废气,从而,有利于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保护室内医护人员及患者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4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消融阵列针
- 下一篇:一种弯曲角度可调的双极电凝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