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4104.8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2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顾培皓;刘世勤;王英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培皓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5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属于汽车安全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今,交通事故频发,市面上虽有较多种类的安全带报警装置,但是这些装置仍普遍存在很多缺点。不能准确判断安全带是系在人身上还是仅仅为了让安全带报警装置不报警而随便扣上,也无法判断安全带是系在身前还是身后,从而无法达到安全带应有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时监测安全带工作状态的安全带报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安全带报警装置,包括:设置在座椅一侧的安全带插口和用于插入安全带插口的安全带锁舌,所述座椅的坐垫内设置有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的发射端通过导线与安全带插口相连接,光电开关的接收端通过导线与与门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安全带锁舌的相连接,与门电路的输入端还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单片机上还设置有用于采集安全带图像的图像采集装置,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设置有报警器,所述与门电路上还设置有供电电源。
优选的,所述光电开关主要由壳体、光发射器、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光接收器构成,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二棱镜固定在壳体的底板上,第一棱镜固定在壳体的顶板上,所述顶板通过扭簧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红外摄像仪。
优选的,所述座椅上设置有可翻转的坐垫,所述坐垫一面为软垫,另一面为硬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图像采集与报警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准确判断安全带的使用状态,根据安全带的使用状态进行准确报警,确保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安全带插口和安全带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光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其为安全带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设置在座椅1一侧的安全带插口2和用于插入安全带插口的安全带锁舌3,安全带插口2和安全带锁舌3的结构如图2所示,座椅1的坐垫内设置有光电开关4,所述光电开关4的一个接线端通过导线与安全带插口2相连接,光电开关4的另一接线端通过导线与与门电路5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与门电路5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安全带锁舌3的相连接,安全带插口2内焊接有导电铜片,安全带锁舌3为厚矩形铁片锁舌,这样安全带锁舌3插入安全带插口2时,电路能够导通。与门电路5的输入端还通过导线与单片机6相连接,单片机6上还设置有用于采集安全带图像的图像采集装置7,与门电路5的输出端设置有报警器8,所述与门电路5上还设置有供电电源9。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图像采集装置7采用红外摄像仪,当乘客坐在坐垫上时,安全带锁舌3插入安全带插口2内,光电开关4自动闭合,这时与门电路5的输入端处于高电位,同时图像采集装置7拍摄到乘客使用安全带的实时状态图像,并将图像传输给单片机6,单片机6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安全 是否挤在乘客身上。若乘客安全带没有系好时,单片机6输出一个信号,使得与门电路7的一个输入端处于高电位,此时与门电路7的两个输入端均处于高电位,与门电路7的输出端输出一个电信号,控制报警器8进行报警;反之,报警器8不报警。通过图像采集能够准确判断乘客是否系好安全带,从而进行准确报警,确保乘客安全。
如图4所示,其为光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由壳体11、光发射器12、第一棱镜13、第二棱镜14和光接收器15构成,壳体11内设置有第一棱镜13和第二棱镜14,第二棱镜14固定在壳体11的底板上,第一棱镜13固定在壳体11的顶板上,顶板通过扭簧安装在壳体11上,壳体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光发射器12和光接收器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培皓,未经顾培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41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