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水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52953.X | 申请日: | 2015-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3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潘飞;周波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水壶,通常将电水壶的水壶底盖固定在电水壶的发热盘上,且采用在发热盘铝板上增加螺母打螺丝的方式来固定水壶底盖,或者采用在发热盘底碟上增加码仔打螺丝的方式来固定水壶底盖,然而由于电水壶在加热过程中,其发热盘的温度较高,使用螺母打螺丝固定水壶底盖的方式,需要在发热盘和水壶底盖之间增加隔热垫,以防止烫坏水壶底盖,因此采用增加螺母打螺丝的固定方式,一般需要3个机牙螺丝、3个机牙螺母、3个隔热垫共计9个部件;采用增加码仔打螺丝的固定方式,一般需要3个机牙螺丝、3个码仔共计6个部件,这就导致装配水壶底盖的物料成本高、人工成本高,且装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装配水壶底盖的物料成本、人工成本,并可提高装配效率的电水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所述壶身具体开口;壶盖,所述壶盖可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安装在所述壶身的底部;和水壶底盖,所述水壶底盖位于所述壶身的下方,所述水壶底盖和所述温控器的一个上设有扣位,另一个上设有凹槽,所述扣位插入所述凹槽内,使所述水壶底盖固定在所述温控器上,且所述温控器位于所述壶身与所述水壶底盖之间。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包括壶身、壶盖、温控器和水壶底盖,温控器安装在壶身底部,温控器可起到保护作用,能够在电水壶内的水沸腾时断开电源,并能够在电水壶内的水烧干时断开电源;水壶底盖位于壶身的下方,并通过设置在水壶底盖和温控器上的相配合的扣位和凹槽,实现将水壶底盖固定在温控器上,且温控器位于壶身与水壶底盖之间,进而实现将水壶底盖固定在电水壶的壶身上,装配时只需将水壶底盖上的扣位插入并扣合在温控器上的凹槽内,或将温控器上的扣位插入并扣合在水壶底盖上的凹槽内,即可实现水壶底盖与温控器之间的固定安装,从而使得装配水壶底盖的操作简单、装配效率高,并可节省装配水壶底盖的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采用在发热盘上增加螺母打螺丝或采用在发热盘上增加码仔打螺丝来固定水壶底盖,而导致的装配水壶底盖的物料成本高、人工成本高,且装配效率低等问题;并且上述实施例将水壶底盖装配到温控器上,与传统技术中将水壶底盖装配到发热盘上的方式相比,可有效避免水壶底盖被烫坏,且不需要额外增加隔热垫,既有效保护了水壶底盖,又节约了物料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壶底盖的上壁面上设有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上设有所述扣位,所述扣位包括一端相连接的连接部和扣合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凸筋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扣合部插入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扣位的所述扣合部朝向所述环形凸筋的内侧设置,所述温控器上设有向下凸出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侧壁面上设有所述凹槽,所述限位凸起插入所述环形凸筋的内侧,使所述扣合部扣合在所述凹槽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凸筋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所述扣位,所述限位凸起的侧壁面上设有多个所述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凸筋的上端面上设有四个所述扣位,四个所述扣位沿所述环形凸筋的周向均布,所述限位凸起的侧壁面的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四个所述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凸筋的上端面上设有凹陷部,所述扣位的所述连接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凹陷部的底壁面相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陷部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所述扣合部的上壁面逐渐向下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壶底盖的上壁面上设有周向定位筋,所述周向定位筋位于所述环形凸筋的外侧,所述温控器上与所述周向定位筋的相对应位置处设有止挡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壶底盖为盘形水壶底盖,所述环形凸筋设在所述水壶底盖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水壶底盖的中心位置处的厚度小于所述水壶底盖的边缘位置处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壶底盖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通孔,所述环形凸筋为所述通孔的孔壁向上弯折形成,且所述环形凸筋与所述扣位为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29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底
- 下一篇:智能炊具炒锅及锅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