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渗透饮用纯水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2544.X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2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周育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育强 |
主分类号: | B01D61/08 | 分类号: | B01D61/08;B01D61/12;B01D65/10;C02F1/4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00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饮用 纯水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质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反渗透饮用纯水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纯水机制取的纯水通常以导电性强弱来判别水质是否纯净,但是市场上所售饮用纯水设备配置的检测仪,因为检测的方式方法问题,均无法保证用户使用一段时期后持续得到符合卫生的饮用水。原因是纯水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担任核心过滤的反渗透装置会逐渐失效,很多地区自来水源水电导率并不高,在反渗透膜失效的状况下(市售反渗透纯水机)检测仪读取的数据依然会显示出水水质正常,其实出水水质并非合格,水体中非电解质如:微生物,各类化学成分可能已经超标。
如图1所示的是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反渗透饮用水的检测装置,包括进水管道1、反渗透过滤装置2、纯水管道3和废水管道4,所述进水管道1与反渗透过滤装置2的进水口相连接,纯水管道3和废水管道4分别于反渗透过滤装置2的纯水出水口和废水出水口相连接;在纯水管道3内设置有纯水检测探头6,纯水检测探头6还连接有纯水水质显示器9。这种检测装置仅在纯水管道3内设置检测探头,并通过纯水水质显示器9显示纯水管道3内水的电导率。这种检测装置不能正确判断反渗透膜是否出现故障。若原水中的电导率接近或达到纯水电导率指标,则纯水检测探头6检测到的电导率也将符合要求,但可能水体中非电解质如:微生物,各类化学成分已经超标,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时精确判断反渗透过滤膜是否失效,帮助用户正确判断水质是否安全合格的反渗透饮用水的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反渗透饮用纯水的检测装置,包括进水管道、反渗透过滤装置、纯水管道、废水管道和控制处理器;所述进水管道与反渗透过滤装置的原水进水口相连接,纯水管道与反渗透过滤装置的纯水出水口相连接,废水管道与反渗透过滤装置的废水出水口相连接;所述进水管道内设置有原水检测探头,纯水管道内设置有纯水检测探头;所述原水检测探头和纯水检测探头分别与控制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在反渗透过滤装置的进水管道和纯水管道中分别设置检测探头,并把得到的数据在控制处理器内进行数据运算分析,从而对反渗透过滤装置是否出现故障进行判断,从而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处理器的输出端还电连接有指示灯。通过显示灯对使用者进行提示,能够对反渗透过滤装置故障与否、水质合格与否进行直观判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还与反渗透纯水机的电源电连接。当反渗透过滤装置出现故障时可控制电源断电,从而保护使用者不会喝到不合格的纯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指示灯包括指示反渗透过滤装置正常工作的绿灯和指示反渗透过滤装置故障的红灯。绿灯和红灯显眼,且差别大,便于使用者识别。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处理器的输出端还电连接有报警装置。在设置指示灯同时设置警报装置,当反渗透过滤装置出现故障时,发出警报声,双重提醒,从而避免使用者因疏忽而饮用水质不合格的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反渗透饮用纯水的检测装置,通过在反渗透过滤装置的进水管道和纯水管道中分别设置检测探头,并把得到的数据在控制处理器内进行数据运算分析,从而对反渗透过滤装置是否出现故障进行判断,并通过显示灯对使用者进行提示,从而确保纯水的安全。当反渗透过滤装置出现故障时可控制电源断电,从而保护使用者不会喝到不合格的纯水。在设置指示灯同时设置警报装置,当反渗透过滤装置出现故障时,发出警报声,起到双重提醒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反渗透饮用水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育强,未经周育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25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