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1985.8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1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孟志新;张燕;孟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志新 |
主分类号: | A61B17/94 | 分类号: | A61B17/94;A61B1/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镜 插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管,用于腹腔镜手术。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相关联的外科手术。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检查涉及在患者的腹壁开穿孔,再将插管插入穿孔。在腹部穿刺手术期间,插管通常是套针套管,用来围住套管针。在腹部穿孔手术过程中,套管针可以被取出,而套筒保留在腹壁上。一种腹腔镜器械,例如腹腔镜或者镊子,贯穿插管后,器械的末端会进入腹腔内。
通常,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在腹部会有三个或四个穿孔,从而确保有足够多腹腔镜器械来完成正在进行的特定手术。每个穿孔都有一个套管针,其中套管针被套筒围住,而且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套筒或插管会一直留在腹壁上。
在插入所述第一套管针和它的套筒之前,先将空心针穿过腹壁插入腹腔内,用于向腹腔内输送二氧化碳。吹气过程会使腹壁膨胀起来,从而为上述患者腹腔内的器官提供一个安全空间。
腹腔镜手术相对于传统的开刀手术具有不少优点。腹腔镜手术的穿孔相比传统开刀手术的切口要小很多,对患者的创伤小,并且可以为加速恢复和缩短恢复期。可以大幅度减少住院时间。同时腹腔镜手术相比常规手术来说,耗时更少,费用更低,并且能够达到相同的疗效。
经常在腹腔镜手术期间临时性需要一个额外的工具。想要插入临时的额外工具,就需要临时性地取出其中的一个其它工具,或在腹壁再开一个穿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腹腔镜插管,便于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临时性插入额外的腹腔镜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更为具体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使用和制造的腹腔镜插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腔镜插管,包括管体,开口和孔口。其中管体的末端有个第一开口,其顶端有个第二开口,两开口能够保证第一腹腔镜器械在管体长度方向上贯穿管体,在管体的一侧有个第一孔口,且第一孔口离第二开口有一段距离,此外在管体的另一侧面有个第二孔口,且第二孔口离第一开口有一段距离,由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形成的直线路径方向与管体的轴线方向成锐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是,管臂附着在管体,且位于第一孔口处。管臂朝着由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所确定的直线路径方向,有助于第二腹腔镜器械从所述第一孔口插入,从第二孔口插出。
腹腔镜插管还包括吹气塞,位于管体上的第一孔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更一般的概念,腹腔镜插管包括管体。其中在管体上的第一组分用于确定第一腹腔镜器械通过管体的第一路径,和在管体上的第二组分。管体上的第二组分用于确定第一腹腔镜器械通过管体的第二路径,其中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部分分离开来。
第一路径方向与第二路径方向彼此之间成锐角。其中第一路径沿着管体的长度方向,而第二路径则是沿着与第一路径夹锐角方向穿过管体。
腹腔镜插管更具体的描述,在管体侧壁的一侧设置了一个第一孔口,其中第一孔口隶属于第二组分。在相对的管体侧壁另一侧设置了一个第二孔口,其中第二孔口也隶属于第二组分。第二孔口位于靠近管体底部的地方,并且与第一孔口相距一段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替代性的特征,插入管体的第二腹腔镜器械相对于插入管体的第一腹腔镜器械,两者之间夹锐角。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腹腔镜器械从管体的一侧孔插入从相对的另一侧孔插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腹腔镜插管中,插入插管的第二腹腔镜器械与插入的第一腹腔镜器械基本上平行。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腹腔镜器械穿过插管顶部上的第一孔口,第二腹腔镜器械也穿过插管顶部上分开的第二孔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几种腹腔镜插管,可以促进腹腔镜手术,即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临时性插入一个额外的器械。在腹腔镜手术期间通过插入额外的腹腔镜器械到患者腹部,而不需要在腹壁上另开一穿孔或者从腹部取出正在使用的器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腹腔镜插管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腹腔镜插管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腹腔镜插管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腹腔镜外科手术示意性透视图。
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志新,未经孟志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19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