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网络设备全程监控与维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1659.7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1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栾长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共联通信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8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设备 全程 监控 维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络设备监控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网络设备全程监控与维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快发展,电信为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技术发展的主流一致,提出了“一去二化”的新的观念,在新观念的倡导下,电信企业作为一个运营商,向网络技术方向靠拢,在组网方式上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改变了以往电信网络通信的格局,从集中式端局向分散方式改变,线路传输以新的光纤接入方式替代铜缆,在用户端以多种技术合成的,适应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接入网络,组成了与电信网络不同的新的组合型网络。
作为一个电信设备的维护单位,需要改变原有的施工、维护、维修割裂的模式,建立一个能整体适应网络结构变化的施工维护维修全面的设备,改变原有的结构模式,适应新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实现全程监控、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的网络设备全程监控与维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网络设备全程监控与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地监控设备、无线通信网络、监控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所述的本地监控设备安装在各网络设备上,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监控服务器连接,所述的监控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所述的本地监控设备包括接入设备监控器和传输光纤监控器。
所述的接入设备监控器包括第一处理器、设备状态传感器、环境状态传感器、第一存储器、第一本地报警器和第一无线通信电路,所述的第一处理器分别与设备状态传感器、环境状态传感器、第一存储器、第一本地报警器和第一无线通信电路连接,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电路与无线通信网络连接。
所述的设备状态传感器包括电信号传感器,该电信号传感器为电流传感器或电压传感器。
所述的环境状态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的传输光纤监控器包括第二处理器、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湿度传感器、第二存储器、第二报警器和第二无线通信电路,所述的第二处理器分别与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湿度传感器、第二存储器、第二报警器、第二无线通信电路连接,所述的第二无线通信电路与无线通信网络连接。
所述的无线通信网络为移动通信网络,包括2G、3G或4G网络。
所述的监控服务器通过防火墙与无线通信网络连接。
所述的监控服务器通过短信方式与远程终端连接。
所述的远程终端通过份认证方式登陆监控服务器,用于实时查看接入设备和传输光纤的状态信息。
所述的远程终端为PC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实现全程监控,通过设置接入设备监控器和传输光纤监控器,分别对接入设备和传输光纤进行全面监控,大大提高了网络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安全性高,通过本地报警和远程报警相结合方式,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3)可靠性高,采用本地存储和远程存储双备份,同时远程终端需要通过身份认证后才能登陆,提高了登陆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网络设备全程监控与维护装置,包括本地监控设备1、无线通信网络2、监控服务器3和数据库服务器4,所述的本地监控设备1安装在各网络设备上,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2与监控服务器3连接,所述的监控服务器3与数据库服务器4连接,所述的本地监控设备1包括接入设备监控器11和传输光纤监控器12。
所述的接入设备监控器11包括第一处理器111、设备状态传感器112、环境状态传感器113、第一存储器114、第一本地报警器115和第一无线通信电路116,所述的第一处理器111分别与设备状态传感器112、环境状态传感器113、第一存储器114、第一本地报警器115和第一无线通信电路116连接,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电路116与无线通信网络2连接。
所述的设备状态传感器112包括电信号传感器,该电信号传感器为电流传感器或电压传感器。所述的环境状态传感器113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共联通信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共联通信信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16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贴移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家居智能机器人控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