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梁出水龙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50371.8 | 申请日: | 2015-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3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林幸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K3/16 | 分类号: | F16K3/16;F16K3/3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65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梁 出水 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梁出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龙头的水量调节都是通过转动开关来实现的,这种的结构的水龙头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密封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的提梁出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提梁出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龙头主体前端设有出水孔,所述龙头主体上方设置有提手梁,所述提手梁下侧固连有一对伸入龙头主体内部水道并可相对龙头主体上、下滑动的导杆,其中一导杆位于水道内的端部固连有随该导杆上、下移动的动阀片,所述水道内位于所述动阀片的后侧设置有与动阀片相配合的静阀片,该静阀片上开设有由动阀片控制启闭的过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水道内设置有与另一导杆端部配合工作的滑座。
进一步的,所述水道内位于所述动阀片的前侧设置有固连于水道上侧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压紧动阀片前侧面的第一弹性滚珠。
进一步的,所述滑座内设置有沿径向压紧对应导杆周壁的第二弹性滚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提梁出水龙头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采用全新的出水量调节方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制造成本低,密封性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龙头主体、2-出水孔、3-提手梁、4-水道、5-导杆、6-动阀片、7-静阀片、8-过水孔、9-滑座、10-固定座、11-第一弹性滚珠、12-第二弹性滚珠、13-弹簧、14-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提梁出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1,龙头主体1前端设有出水孔2,所述龙头主体1上方设置有提手梁3,提手梁3与龙头主体1的横向部相平行,所述提手梁3下侧固连有一前一后的一对伸入龙头主体1内部水道4并可相对龙头主体1上、下滑动的导杆5,其中一导杆5位于水道4内的端部固连有随该导杆5上、下移动的动阀片6,所述水道4内位于所述动阀片6的后侧设置有与动阀片6相配合的静阀片7,该静阀片7上开设有由动阀片6控制启闭的过水孔8,向上抽拉提手梁便能打开过水孔,并且通过提手梁提起的高度控制水头大小,使用方便,出水量的大小调整好后,便可放开提手梁,通过动阀片与静阀片之间以及导杆5与龙头主体之间的摩擦力来保持提手梁的当前位置,使用完毕后,向下按压提手梁,便可关闭出水。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导杆滑动的稳定性,防止提手梁产生偏摆,所述水道4内设置有与另一导杆端部配合工作的滑座9,所述龙头主体1上侧设置有与导杆配合工作的滑套14。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动阀片与静阀片之间的密封性,所述水道4内位于所述动阀片6的前侧设置有固连于水道4上侧的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上设置有压紧动阀片6前侧面的第一弹性滚珠11,通过第一弹性滚珠11压紧动阀片,还能提高动、静阀片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提手梁操纵的稳定性,方便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前、后两导杆受力均匀,所述滑座9内设置有沿径向压紧对应导杆周壁的第二弹性滚珠12,所述第一弹性滚珠11和第二弹性滚珠12均由弹簧13驱动工作。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学院,未经三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0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动双向硬密封旋球阀
- 下一篇:防冻水阀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