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系统中央空调的变频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0039.1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4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辉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系 中央空调 变频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系统中央空调的变频控制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生活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更好的节能减排就成了当下社会向绿色环保、低碳等方向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现阶段,大多数楼宇的空调系统(参见图1)都采用的工频状态工作,工作负荷不仅是按照最大负荷来设计,并且还会有一部分富余量。但实际上,房间内的空调负荷应是根据外部环境变化、人员流动及屋内电器设备使用情况等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实际上每年只有极少的时间能达到最大制冷量(或制热量)负荷,中央空调在大部分时间是处于低负荷运转的。如果用户侧水泵不能根据负荷变化而调节流量,那么将是对能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另外,空调系统的水泵为工频启动,冲击电流大,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对电网冲击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系统中央空调的变频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不仅能够使空调系统更节能,而且能够降低空调系统对电网的冲击。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系统中央空调的变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器、电动二通阀M、压力传感器R1、压力传感器R2和变频循环泵P;
前述温控器安装于房间内;
前述电动二通阀M安装于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
前述压力传感器R1和压力传感器R2分别安装于水系统中央空调的总进水管和总回水管上;
前述变频循环泵P安装于压力传感器R2与水系统中央空调的冷凝器之间;
前述温控器与电动二通阀M和风机盘管信号连接,前述变频循环泵P与压力传感器R1和压力传感器R2信号连接,当房间内空调不用时或者房间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前述温控器控制电动二通阀M和风机盘管同时开/关,前述压力传感器R1和压力传感器R2将检测到的压差变化传送给变频循环泵P,变频循环泵P根据压差变化自动调节转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通过控制电动二通阀M的开关和风机盘管的启停,引起用户侧空调系统供回水总管路压差变化,变频循环泵P能够根据压差变化增加或降低水泵转速,从而自动调节空调系统流量,确保了空调系统用户侧所需热量或冷量工况与机组所提供的能量之间有很好的匹配,有效的避免了能源浪费。
(2)变频循环泵P(采用变频器对水泵进行软启动)在启动或停止时是渐强或减弱式,大大减小了启动时的冲击电流,消除了水泵启动、停机时对电网的冲击,降低了电机轴承磨损,延长了轴承使用寿命。
(3)安装有变频控制装置的空调系统,其管道受到的冲击力变小,降低了设备运行震动及噪音,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空调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变频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水系统中央空调的变频控制装置,其包括:温控器、电动二通阀M、压力传感器R1、压力传感器R2和变频循环泵P。下面详细介绍变频控制装置的安装方式。
温控器(未图示)安装于房间内,用于获取房间内的温度数据。
电动二通阀M安装于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用于控制回水管内水的流动和停止。
压力传感器R1安装于水系统中央空调的总进水管上,压力传感器R2安装于水系统中央空调的总回水管上,压力传感器R1和压力传感器R2分别用于获取总进水管内和总回水管内的水压数据。
变频循环泵P由变频器和水泵两部分组成,由变频器对水泵进行软启动。变频循环泵P安装于压力传感器R2与水系统中央空调的冷凝器之间,用于控制总进水管内和总回水管内水的循环。
其中,温控器与电动二通阀M和风机盘管信号连接,当房间内空调不用时或者房间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温控器控制电动二通阀M和风机盘管同时开启或者同时关闭,此时,总进水管和总回水管之间的压力差会发生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辉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辉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00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自动感温热回收控制系统
- 下一篇:汽车空调保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