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式起重机配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9877.7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6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银龙;王振;牛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G01B5/24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起重机 配重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轮式起重机配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满足上路行驶要求,大吨位轮式起重机配重均采用挂接式,即起重机工作状态时将配重挂接在转台上,而上路行驶时则需将配重与车体分离,分别运送。目前在装配、调试以及成品车发运过程中所使用的配重均为台套配置,定车专用,同型号不同产品车之间无法实现配重的交叉互换,故产品车出厂前必须进行配重装配调试,检测配重立柱中心距及开口尺寸,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大吨位起重机配重采用箱式铸造而成,由于铸件收缩率不同,使得关键尺寸较难保证,如何快速、有效控制和检测配重和产品车的关联尺寸,是保证配重生产一致性、实现大吨位起重机配重免调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大吨位起重机配重的检测主要采用专用样板完成,每种产品需做一套,且不能读取测量值,给量化检测造成困难。另光学检测仪器(如三坐标测量仪、激光跟踪仪等)虽然能较为准确的测量各参数,但是,作为铸造件检测,成本过高,造成资源浪费且不适合户外检测。故,设计一种通用的配重检测装置对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实现配重免调试、成套互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式起重机配重检测装置,可快速检测配重立柱中心距及立柱开口斜边角度值,适用不同型号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式起重机配重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各活动连接一个用于检测配重组立柱开口斜边角度值的检测工装,检测工装上安装有定位销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检测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大大提高了通用性,降低制造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各检测工装和支撑杆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拆装方便,便于不同型号模块间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工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销轴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角度偏差值转换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检测工装,3、定位销轴,4、装配孔,5、螺栓,6、螺母,7、挂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轮式起重机配重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两端各活动连接一个用于检测配重组立柱开口斜边角度值的检测工装2,检测工装2上安装有定位销轴3。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杆1由两根分离式方形铝管组成,铝管两端在横纵面上有若干装配孔4,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装配孔4通过螺栓5及螺母6安装相对应检测工装2。
如图3所示,进一步,所述的定位销轴3上安装有挂耳7,方便定位销轴7的提放安装。
优选,所述的螺栓5采用铰制孔螺栓,可以保证支撑杆1与检测工装2之间连接的紧密度。
在不同型号产品检测时,只需根据被测配重型号选择相应检测工装2,利用铰制孔螺栓将其紧固在支撑杆1左右两端即可,检测工装2和装配孔4均有型号标识,可以快速、方便完成不同型号间的切换。
如图4所示,在进行测量时,将本检测装置放置于配重组两立柱上,以其两端“U”型开口圆弧段与检测工装2贴合,通过定位轴销3定位紧固。为避免实际操作中角度检测不便,特提出一种将立柱开口斜边角度值要求转换为定长偏距值要求:将设计中斜边角度偏差±Δα转换为距离切点定长L的测量点偏距值ΔS,转换关系为:
ΔS=L×sin(Δα)
使用标准量具测取配重立柱“U”形开口斜边段与检测工装2的偏距值,即可换算得到两侧开口角度值。不同型号配重组配套的检测工装2的技术参数示于表1中。
表 1 配重组装配技术参数
如图5所示,实际检测时,在距离配重立柱“U”形开口斜边与圆弧切点位置L处,利用游标卡尺测取检测工装2相对于配重立柱开口斜边的偏距值,此值小于等于规定值为合格,否则不合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配重立柱两侧开口的圆弧段进行定位,检测两斜边的角度转换后的偏距值,可以方便、快捷进行判定以实现量化检测,为后续返工、返修提供数据支持;采用模块化设计,大大提高了通用性,降低制造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非常适于配重组的检测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9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船舶气电立焊轨道安装的辅助卡尺
- 下一篇:刀口形深度千分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