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凝汽器喉部流场优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9763.2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4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黄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金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3/06 | 分类号: | F28F1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地址: | 10007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汽器 喉部 优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凝汽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凝汽器喉部流场优化装置。
【背景技术】
科学家通过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汽轮机低压缸排汽通道性能进行研究,并用试验证明,凝汽器管束传热系数随蒸汽速度上升而上升,但当蒸汽速度超过50m/s时,传热系数不再变化。该试验研究结论表明,对排汽通道优化、使凝汽器管束入口蒸汽流场相对均匀合理,可以提高凝汽器总体换热系数,达到提高真空、降低排汽压力的目的。
现有凝汽器的接颈侧板附近会形成脱流,在形成佘速损失的同时,也影响了凝汽器第一级隔舱及最末级隔舱(最外侧隔板与管板之间的空间)的进汽量,造成汽轮机乏汽在凝汽器中分配的不均匀,使两端隔舱的管束的换热能力得不到充分实施,造成浪费。同时由于减温减压器和抽汽管道的存在,会使凝汽器喉部流场产生涡流或回流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凝汽器的冷却效果。
我国目前在役的300MW及600MW机组,多为在引进国外上世纪70年代技术基础上改型自行生产的机组,有关模型试验显示,其凝汽器冷却管入口截面蒸汽分布很不合理,存在较为明显的漩涡区和回流区,势必导致凝汽器有效换热面积降低,影响凝汽器换热性能,凝汽器喉部流场如图2所示。有待于对汽轮机排汽通道进行优化改造、改变凝汽器冷却管入口截面汽流分布不合理的现象,进而达到降低汽轮机排汽压力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减少排汽涡流、均匀排汽流速、使凝汽器换热管的热负荷更均匀、热交换能力能够更好发挥,从而提高凝汽器真空的凝汽器喉部流场优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凝汽器喉部流场优化装置,包括喉部空腔和设置在所述喉部空腔内部边缘的斜板,在所述喉部空腔内还设置导流装置,四组所述导流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喉部空腔内的前、后、左和右侧。
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和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一端固定于喉部内的支管上,所述导流板由支撑管支撑固定,使导流装置和喉部连接成一个整体,在保证导流装置强度和刚度前提下,也使凝汽器喉部得到了加强。
每组所述导流装置由11或12块导流板组成,所述导流板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支撑管上。
两个或者三个所述导流板通过弹簧垫圈连接成为一组,这样在喉部内合理布置,均匀排汽流场,消除涡流,改善脱硫状况,提高凝汽器的换热效果。
在喉部空腔内,其中相对两组导流装置的导流板为向所述喉部空腔中心内倾斜设置,另外相对两组导流装置的导流板为向所述喉部空腔中心外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凝汽器喉部内安装导流装置,将集中于电机端和汽机端的排汽汽流向凝汽器中部适度引导,减少排汽涡流、均匀排汽流速,使低压缸排汽流场趋于合理、凝汽器换热管的热负荷更均匀、热交换能力能够更好发挥,从而提高凝汽器真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凝汽器喉部流场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凝汽器喉部流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凝汽器喉部流场优化装置的流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
凝汽器喉部流场优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喉部空腔1和设置在所述喉部空腔1内部边缘的斜板3,在所述喉部空腔1内还设置导流装置,四组所述导流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喉部空腔1内的前、后、左、右侧。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2和支撑管6,所述支撑管6一端固定于喉部空腔内的支管7上,所述导流板2由支撑管6支撑固定,这样使导流装置和喉部连接成一个整体,在保证导流装置强度和刚度前提下,也使凝汽器喉部得到了加强。每组所述导流装置由11或12块导流板2排列组成,所述导流板2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支撑管6上。两个或者三个所述导流板2通过弹簧垫圈8连接成为一组,这样在喉部内合理布置,均匀排汽流场,消除涡流,改善脱硫状况,提高凝汽器的换热效果。在喉部空腔1内,其中相对两组导流装置的导流板2为向所述喉部空腔1中心内倾斜设置,另外相对两组导流装置的导流板2为向所述喉部空腔1中心外倾斜设置。其中,所述导流板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60°,优选的,所述导流板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0°。所述斜板3靠所述喉部空腔1内部设置,其与竖直方向夹角为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金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金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97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