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动力通风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9718.7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6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嘉鸿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张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柜,特别涉及一种无动力通风柜。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进行科研试验过程中,通风柜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例如,科研人员在通风柜内做实验时,压力过强,气流过大,排风量的太小容易在柜内形成过大的负压。而且由于通风柜内没有较好的补风,使得通风柜内的负压持续增加,将严重影响后续实验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通风槽,该无动力通风槽能够解决现有技术补风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动力通风柜,该无动力通风柜的上部设有操作室,其顶部设有与操作室相连通的通风口,该操作室前方设有可开闭的透明视窗,
还包括至少具有三个接口的多通管,多通管的一个接口为主补风口、其余接口联接有通风管;
各通风管与多通管联接构成的通路上均设有止回阀,且各通风管分别安装在无动力通风柜的两侧壁内,通风管置于无动力通风柜侧壁内的端部联接有补风盒;
所述补风盒与通风管和操作室连通,且补风盒上设有可开闭的副补风口。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在无动力通风柜的侧壁内竖直布置,该通风管的上端延伸至无动力通风柜的顶部与多通管联接,其下端与安装在无动力通风柜侧壁上的补风盒联接。
优选的,所述止回阀设于通风管上。
优选的,所述副补风口为可开闭的百叶孔。
优选的,所述无动力通风柜的下部设有防爆柜和/或酸碱柜。
优选的,所述无动力通风柜的顶部凸起形成有集气罩,所述的通风口设于集气罩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能够自动对操作室内进行适当的补风,以解决现有通风补风不足的问题;因为当操作室内的气压持续下降时,止回阀将因为负压的作用力而打开,所以外界的空气将通过主补风口、通风管送至操作室内,与此同时,在空气流动的作用力下,副补风口也打开与外界进行换风,从而保证补风能够流畅进行,以此快速将操作室内的气压恢复至设定的范围;待操作室内的气压恢复恢复至设定的范围时,止回阀因受到的作用力下降而关闭,继而通风管内空气流动将停止,所以副补风口将随即关闭,从而自动停止对操作室进行补风;通过这种方式,通风柜能够自动根据操作室内的负压情况进行补风,整个过程全自动进行,无需增设动力源,不但补风量充足,而且设备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透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通风口;2、通风管;3、三通管;4、止回阀;5、补风盒;6、百叶孔;7、防爆柜;8、酸碱柜;9、集气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动力通风柜的上部设有操作室、顶部设有三通管3和集气罩9,该操作室前方设有可开闭的透明视窗,该集气罩9从无动力通风柜的顶部凸起形成,且集气罩9的顶部设有通风口1;所述三通管3的一个接口为主补风口、另外两个接口联接有通风管2;所述通风管2在无动力通风柜的侧壁内竖直布置,该通风管2的上端延伸至无动力通风柜的顶部与三通管3联接、下端与安装在无动力通风柜侧壁上的补风盒5联接,而且该通风管2上还设有止回阀4。其中,所述补风盒5与通风管2、操作室连通,且补风盒5上设有可开闭的副补风口,该副补风口优选为可开闭的百叶孔6。
另外,为了便于存储实验用品,无动力通风管的下部并排设有防爆柜7和酸碱柜8,当然,也并非必须两者同时设置,也可单单设置防爆柜7或酸碱柜8中的一个,具体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还需要指出,通风管2的数量并不限定,若设置更多的通风管2,只需要更换使用其他多通管便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嘉鸿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嘉鸿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97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质厌氧发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式燃煤火力发电厂卸煤沟防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