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电检测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9497.3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6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尚麟;赵帅;魏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检测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电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漏电检测保护电 路。
背景技术
漏电检测电路的基本原理都是基于霍夫电流定律:流入电路中任一节 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它是采用零序互感器作为取样元件。在电气设备 正常的情况下,各相电流的矢量和等于零,因此零序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 无信号输出,当发生漏电故障时,各相电流的矢量和不为零,故障电流使 零序互感器的环形铁芯产生磁通,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有感应电流。现在 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对于前端信号的处理一般如下: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有感应电流信号,直接转换为电压信号使用(专 利:200880106718.1),若电压信号较小,再通过运放将电压放大(专利: 201210425853.0)。
现行电路缺点是若漏电流检测精度要求高,而且检测范围宽(例如 0~100mA),为避免零序互感器出现磁饱和,互感器的磁芯需要具有较大 面积,即互感器尺寸比较大,不利于检测电路小型化,而且在较宽的电流 范围要保持很好的输出线性度,会增加互感器实现的复杂度和实现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电流互感器磁饱和问题的漏电检 测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包括:低频放大电路,与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相连接;脉冲转换电路,与低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 接,并产生宽度与低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呈正比的脉冲信号。
进一步地,漏电检测保护电路还包括:脉冲信号滤波电路,与脉冲转 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以去除脉冲信号中的干扰纹波。
进一步地,低频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的反向端与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反向端之间串联设置有 相互并联的放大电阻和第一滤波电容;运算放大器的正向端与直流电源连 接。
进一步地,运算放大器的正向端与地之间串联设置有第二滤波电容。
进一步地,脉冲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和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第 一端与低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路的第二端接地;分压电路包 括相互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 阻之间具有输出节点;第一比较器的正向端与输出节点连接,第一比较器 的反向端与低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分压电路还包括与第二分压电阻并联的第三滤波电容。
进一步地,脉冲信号滤波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器和基准值设置电路;基 准值设置电路包括第一基准值设置电路和第二基准值设置电路;第一基准 值设置电路上具有第一基准点,第一基准点与脉冲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和第 二比较器的正向端连接;第二基准值设置电路上具有第二基准点,第二基 准点与第二比较器的反向端连接,且第一基准点的基准电压大于第二基准 点的基准电压。
进一步地,第一基准值设置电路的第一端与直流电源连接,第一基准 值设置电路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基准值设置电路上串联设置有至少两个分 压电阻;第二基准值设置电路的第一端与直流电源连接,第二基准值设置 电路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基准值设置电路上串联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压电 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通过设置低频放大电路,可以 有效滤除高频干扰纹波,提高检测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在保证低频漏电信 号的高增益放大的同时有效抑制了高频干扰,对互感器要求低,不需要使 用带磁芯骨架的互感器。从而可以解决电流互感器容易饱和的问题,使得 电流互感器可以更小型化,降低复杂度和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 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9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