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楼道代步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8867.1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4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柱;李凯;冯长辉;刘寒蕊;刘高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长柱;李凯;冯长辉;刘寒蕊;刘高奇 |
主分类号: | B66B9/08 | 分类号: | B66B9/08;B66B1/14;B66B11/02;B66B1/46;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楼道 代步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具体涉及智能化楼道代步电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明显,老年人和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体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政府部门还出台了相应法规来给予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便利提供保障。
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我国不少城市曾建造了大量七层以下的居民楼,沿海城市则出现了很多九、十层的住宅,这些住宅的楼道一般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平台和围护构件等组成,由各个梯段相互折叠连接并形成之字形的楼道整体。而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这些楼几乎不设电梯。目前,这些住宅楼还在使用中,其中居住有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这些老人需要通过爬楼梯出入,很是不便;若是携带物品就更为辛苦。但是由于楼房老旧,安装传统的升降式电梯需要进行结构改造,不利于实施。
为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 201737561U公开了一种“住宅楼梯升降椅的新结构”,主要是由升降椅、传动装置、夹固装置以及轨条装置所组成。升降椅是可收折的,并设有一传动装置以及一夹固装置,而轨条装置是设在楼梯扶手的侧边上,且顺着楼梯转角弯折向上,包括上、下两轨条,传动装置置于下轨条上,而夹固装置则套设在上轨条上。当启动传动装置时,可利用上、下轨条来控制升降椅置进行升降,但是这种方案一次只能运送一人,假设有两人需要使用该装置上楼,则需要将一人运送到家后,再次返回楼下才能运送第二人,因此效率较低。
另外,现有的代步电梯的驱动装置采用电缆供电,这样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会带动电缆移动,容易产生刮碰并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楼梯升降座椅效率低,且供电装置容易出现事故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楼道代步电梯,包括数个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的数目与楼梯梯段数目相同,楼道的每个楼梯梯段所对应的楼道墙壁上固定设有导轨,升降单元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控制单元、升降机、驱动装置以及为所述驱动装置提供电力的蓄电池,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升降机沿其对应的所述导轨上下移动;
所述导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停止位和下停止位,与所述上停止位和下停止位对应位置的楼道墙壁上分别设有上插座和下插座,所述升降机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通过充电模块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上插座适配,所述第二插头与所述下插座适配,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并联连接。
在上述智能化楼道代步电梯中,所述升降机的底端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铰接在所述升降机的外侧面上,所述踏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监测值大小,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升降机沿其对应的所述导轨上下移动。
在上述智能化楼道代步电梯中,所述升降机的中部设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一侧与所述升降机的外侧面通过座椅转轴铰接,所述座椅转轴上设有驱动所述座椅回弹的回力构件。
在上述智能化楼道代步电梯中,所述升降机的中部外侧面上设有安全扶手,所述安全扶手上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驱动装置的安全开关。
在上述智能化楼道代步电梯中,在所述导轨的上、下两侧的楼道墙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呼叫开关,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呼叫开关的闭合状态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升降机向所述呼叫开关的方向移动。
在上述智能化楼道代步电梯中,所述升降机的上侧设有监控摄像头和夜间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在楼道的每个楼梯梯段上都设有升降单元,各升降单元可独立运行,满足了不同楼层的人们同时出入的需要,极大提高了运载效率,为住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外驱动装置采用蓄电池供电,升降单元归位后能自动充电,提高了运载的安全性,且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升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升降单元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各楼层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楼道代步电梯,工作效率高,能自动为自身充电,为住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长柱;李凯;冯长辉;刘寒蕊;刘高奇,未经陈长柱;李凯;冯长辉;刘寒蕊;刘高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88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