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钩碗形饵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8622.9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2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清波 |
主分类号: | A01K97/02 | 分类号: | A01K97/02;A01K83/00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省牡丹***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钩碗形饵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钩上使用的饵筐。
背景技术
多用钩上使用的普通双螺旋饵筐体积比较小,弹性变形小,盛装饵料量小。这种饵筐的弧形骨架上不便于固定鱼钩,拴鱼钩时不够方便,容易脱钩导致鱼钩丢失。由于这种饵筐的自重不够大,有时需要在饵筐上固定配重才方便使用,这种饵筐上不便于固定配重,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盛装饵料量大,便于固定鱼钩,便于固定配重,使用方便的多用钩碗形饵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饵筐筐体,饵筐筐体由弹性金属丝制成的一体结构的外螺旋和内螺旋构成,外螺旋为稀绕大直径螺旋,内螺旋为密绕小直径螺旋,外螺旋和内螺旋轴向竖立、内螺旋位于外螺旋内,外螺旋的底部由大到小向内螺旋状收缩后与内螺旋的下部连为一体,外螺旋和内螺旋连为一体位置上方外螺旋的一个螺旋上设有多个由弹性金属丝呈螺旋状绕一个小螺旋后构成的拴鱼钩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盛装饵料量大,便于固定鱼钩,便于固定配重,使用方便。它固定饵料时弹性变形量大,容易将饵料牢固紧实地捏在饵筐上。其上设有的拴钩环更便于拴鱼钩,而且鱼钩不会移位串动,可以使鱼钩固定更牢固。使用配重时环形配重可以方便地安装在饵筐内并牢固地卡在饵筐内,既不会脱落又便于拆卸,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饵筐筐体1,饵筐筐体1由弹性金属丝制成的一体结构的外螺旋11和内螺旋12构成,外螺旋11为稀绕大直径螺旋,内螺旋12为密绕小直径螺旋,外螺旋11和内螺旋12轴向竖立、内螺旋12位于外螺旋11内,外螺旋11的底部由大到小向内螺旋状收缩后与内螺旋12的下部连为一体,外螺旋11和内螺旋12连为一体位置上方外螺旋11的一个螺旋上设有多个由弹性金属丝呈螺旋状绕一个小螺旋后构成的拴鱼钩环13。
外螺旋11为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碗形。内螺旋12为上下直径相同且中心轴向具有穿鱼线孔14的直螺旋。各拴鱼钩环13在外螺旋11设有拴鱼钩环13的螺旋上周向均匀分布。各拴鱼钩环13分别位于外螺旋11外轮廓的内部且环面水平分别朝向内螺旋12,外螺旋11、各拴鱼钩环13、外螺旋11与内螺旋12相连接位置的饵筐筐体1底部和内螺旋12之间形成安装环形配重的环形空间。
使用时将多个连接有鱼钩的鱼线拴在各拴鱼钩环13上,将鱼杆上鱼线的端部从上向下穿过内螺旋12上的穿鱼线孔14后拴在饵筐筐体1的底部,再将配制好的饵料放在饵筐筐体1内,由于饵筐筐体1可以弹性变形,可以用手将饵料与饵筐筐体1捏在一起牢固地固定在饵筐筐体1上,就可以组合成多用钩来进行垂钓。使用起来既方便,盛装饵料量大且饵料固定更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清波,未经郑清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86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奶牛蹄子修理刀
- 下一篇:一种单双摇臂易拆卸渔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