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射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8401.1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6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鑫;杨骏;李勇;吴万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F5/10 | 分类号: | F04F5/10;F01M1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空 蚀射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在电站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中的射油器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是电站汽轮机组的核心系统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给汽轮机的支撑轴承、推力油承和盘车装置提供润滑,射油器是润滑油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其作用是从主油箱中抽出润滑油,为主油泵和各轴承供油。
现有技术在射油器内普遍存在空蚀现象。空蚀是指液体内局部压力降低到饱和蒸汽压力时产生空泡,空泡在固体壁面附近溃灭对材料产生的破坏和剥蚀现象。射油器的空蚀造成许多危害,如由于空蚀层的剥落,金属碎屑混入润滑油内,对轴承造成威胁;导致射油器管壁变薄,影响到射油器本身刚度;产生巨大噪声和振动。这些危害已影响到机组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空蚀射油器,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射油器结构进行改进,避免或减弱其在工作时产生的空蚀现象,提升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防空蚀射油器,包括喷嘴、喉管,以及与喉管相接的收缩段,在喷嘴的前端面上分布有各喷射孔;其特征是:
设置所述喉管的直径与喷嘴的直径的比值为0.9-1.0;
设置所述喷嘴前端面上的各喷射孔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在沿来流方向孔径扩大;
设置所述收缩段为流线型渐缩管段。
本实用新型防空蚀射油器,其特征是:所述各锥形孔的扩张角为45°。
本实用新型防空蚀射油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喷嘴前端面上各锥形孔的分布是在一中心孔的外围同一圆周位置上均匀分布有四只外围孔。
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改进改变了油流的射流和掺混特征,大幅减少油流在射油器内的负压区域并使其远离壁面,从根源上减少管壁遭受空蚀破坏的可能性,可以有效减轻或消除射油器喉管部位的空化空蚀现象。
2、本实用新型提高流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减小高低速流体掺混损失、流体局部阻力损失和流束摆动造成的能量损失,从而有效提升其运行效率。试验和数值模拟均证实本实用新型同样流量的高速油流经过射油器可以多携带10%左右的低速油流。可以提升射油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喷射孔分布示意图;
图中标号:1喷嘴,2喉管,3收缩段,4喷射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与已有技术相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防空蚀射油器包括喷嘴1、喉管2,以及与喉管2相接的收缩段3,在喷嘴1的前端面上分布有各喷射孔4。
对已有技术作出改进的是:
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喉管2的直径与喷嘴1的直径的比值为0.9-1.0;而已有技术中的该比值为1.1-1.3,本实施例中减小了该比值。
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喷嘴1的前端面上的各喷射孔4为锥形孔,锥形孔在沿来流方向孔径扩大;已有技术中的喷射孔为圆柱形孔。
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收缩段3为流线型渐缩管段,型线设计采用五次方曲线方程,而已有技术中的收缩段3为折线型收缩段。
具体实施中,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各锥形孔的扩张角设置为45°在喷嘴前端面上喷射孔4的分布是在一中心孔的外围同一圆周位置上均匀分布有四只外围孔,四只外围孔在中心孔的外围呈“十”字分布,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8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系统和包括液压系统的机器
- 下一篇:一种水池用气泡冲浪泵的降噪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