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防砂一体化完井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7782.1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2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涛;贾晓峰;曹培军;许清华;韩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普瑞思德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E2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防砂 一体化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水井防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冲防砂一体化完井管柱。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主要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接替储量开采难度越来越大,针对不同油藏类型的配套产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部分油井因出砂严重导致冲砂后反复多次起下管柱都存在下不到位的现象,不仅造成作业成本和占井周期的大幅延长,而且造成部分下井工具报废,措施成本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防砂一体化完井管柱,解决因油井出砂导致的防砂管柱下不到位导致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通过一种冲防砂一体化完井管柱,包括设置在套管内的:油管,所述油管和套管之间的空间为油套环空;防砂封隔器,包括留井部分和丢手部分,其中,所述油管与所述丢手部分的第一端连接;冲防砂一体化防砂管柱,所述冲防砂一体化防砂管柱与所述留井部分连接,所述冲防砂一体化防砂管柱与所述油套环空连通;冲防砂一体化服务部分,所述冲防砂一体化服务部分设置在所述冲防砂一体化防砂管柱中,所述冲防砂一体化服务部分与所述丢手部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冲防砂一体化服务部分与所述油管连通,在所述冲防砂一体化服务部分的自由端设有密封球座。
上述的冲防砂一体化完井管柱中,所述冲防砂一体化防砂管柱包括沿着第一方向顺序连接的上接头、密封筒、连接筒和充填筒,在所述上接头内设有止回阀。
上述的冲防砂一体化完井管柱中,所述冲防砂一体化防砂管柱还包括防砂管,所述防砂管设置在所述留井部分和所述上接头之间。
上述的冲防砂一体化完井管柱中,在所述充填筒上设有至少一个充填孔。
上述的冲防砂一体化完井管柱中,所述冲防砂一体化服务部分与所述密封筒密封接触。
上述的冲防砂一体化完井管柱中,所述冲防砂一体化服务部分包括沿着第一方向顺序连接的冲管、冲管短节和导向头,所述密封球座设置在所述导向头上。
上述的冲防砂一体化完井管柱中,所述导向头经销钉与所述冲管短节连接,所述销钉在第一压力下被切断,所述留井部分和丢手部分在第二压力下分开,所述第一压力大于第二压力。
上述的冲防砂一体化完井管柱中,所述导向头的自由端为圆锥形。
上述的冲防砂一体化完井管柱中,在所述油管上设有高压充填可旋转滑动井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通过一种冲防砂一体化完井管柱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下入管柱过程:将所述油管、冲防砂一体化防砂管柱与冲防砂一体化服务部分分别连接在防砂封隔器上,将所述完井管柱下放到设计位置,同时由所述油套环空注入第一液体,所述第一液体由所述油管的自由端流出;
球座密封过程:投入密封球座封所述防砂封隔器,打压所述防砂封隔器丢手部分,所述密封球座被打开;
挤压充填过程:向所述油管内泵入携带充填砂的第二液体,所述第二液体携带充填砂挤入地层内,充填砂在地层内不断堆积,完成挤压充填;
循环充填过程:打开套管闸门,所述第二液体由套管返出地面,充填砂沉积在套管和冲防砂一体化防砂管柱环空内不断堆积直至填满,完成循环充填;
顶替过程:向所述冲防砂一体化服务部分内泵入与油管容积近似的第三液体;
冲洗过程:向油套环空内泵入第四液体,所述第四液体进入所述油管;
管柱起出过程:将所述油管和所述冲防砂一体化服务部分内由套管内起出。
上述的冲防砂一体化完井管柱的控制方法中,在下放所述完井管柱到设计位置的过程中,如所述防砂封隔器座封部位有地层砂沉积,则上提下放所述完井管柱,同时,使用注入的第一液体进行冲洗,确保所述套管内防砂封隔器座封部位无地层砂沉积。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完井管柱及其制备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趟施工方法,使完井管柱下放到位,缩短施工时间,避免防砂封隔器坐封位置及油层段的砂沉积。
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因油井出砂导致的防砂管柱下不到位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所述完井管柱通过一趟下入连接在所述防砂封隔器上的所述油管、冲防砂一体化防砂管柱与冲防砂一体化服务部分。不仅缩短施工时间,而且避免两趟管柱冲防砂施工时存在的冲砂完成后,由于地层吐砂迅速造成的第二趟管柱下不到位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普瑞思德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普瑞思德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77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控制式电缆射孔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深海隔水管的清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