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袋机中封袋内置贴条跟踪纠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7260.1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5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章育骏;章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沪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1/64 | 分类号: | B31B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11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袋机 中封 内置 跟踪 纠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袋机中封袋内置贴条自动跟踪纠偏装置,属包装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中封贴条袋采用的是中封或偏中封内置贴条结构,与传统的中封袋相比具有中封平贴、热封强度高,跌落高度高,堆垛高度高等优点,已授权专利(专利号:ZL 2012 2 0516834.4),贴条设于袋体内侧面,采用热封的方式将贴条与袋的二边连接在一起(见图7)。背封贴条焊缝的好坏是影响贴条袋强度的关键。由于中封贴条袋在制作过程中,是由平膜逐渐弯曲折边,因此,中封插边的形成在制袋机上要经过很长的一段距离,中封难免会左右偏移,而背封贴条在袋子内侧,制程中肉眼看不见贴条在袋内是否偏离中封,只有等中封袋成品下线才能从袋口看到内置贴条是否偏离。但是制袋机全长18M,又是连续高速生产,所以从下线检查袋口内置贴条的偏离情况到调整烫刀、贴条再到重新检查贴条偏离情况,工件(复合膜)要走很长一段距离,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将产生很多废品,特别是复合膜有荡边等质量缺陷时废品更多,这大大降低了成品率。
由此可见中封制袋机在生产中封贴条袋时,急需一套内置贴条与中封烫刀的跟踪纠偏装置,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制袋机中封袋内置贴条跟踪纠偏装置,在制袋机运行过程中实现烫刀、贴条的自动跟踪自动纠偏。此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纠偏效果好,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了制袋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袋机中封袋内置贴条跟踪纠偏装置,该制袋机包括中封烫刀、水平直线导轨副和垂直下压传动机构,中封烫刀的二端与水平直线导轨副连接,水平直线导轨副的二端与垂直下压传动机构连接,
跟踪纠偏装置包括可移水平轴、贴条导向板、光电传感器,可移水平轴平行于所述水平直线导轨副设置,可移水平轴上安装有导柱座、贴条导向板和光电传感器,导柱座上竖直设置有导柱,导柱上套装有可沿其上、下运动的直线轴承座,该直线轴承座安装在连接板上,且连接板与中封烫刀相连;贴条导向板、光电传感器与中封烫刀位置相对应。
所述可移水平轴的二端分别安装在轴套内,轴套安装在制袋机的机架上。
所述贴条导向板由L形折板和下托板组成,L形折板的水平段和下托板定位连接并形成夹持腔,下托板设有贴条孔。
该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和烫刀水平驱动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和光电传感器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
贴条机构包括贴条盘、贴条架和若个组导向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内置贴条自动跟踪纠偏装置设计,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合理,能够有效的保证贴条稳定对中,从而提高中封贴条袋的加工品质。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内置贴条跟踪纠偏装置,使得中封制袋机自动化程度提高,废品率大大降低,有利于降低成本。
(3)内置贴条跟踪纠偏装置的使用,可大大减轻了员工的操作强度,缩短调机时间,提高生产率。
(4)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板和可移水平轴同步移动结构设计,利于光电传感器跟踪袋边使烫刀与贴条同步纠偏,保证了烫刀热封及内置贴条在袋子中缝处,大大降低了次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置贴条跟踪纠偏装置的总装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柱导柱座部分剖视图。
图4 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贴条导向板的部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贴条机构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的内置贴条中封袋的结构图。
图中:1-烫刀水平驱动伺服电机;2-中封烫刀;3-水平直线导轨副;4-连接板;5-光电传感器;6-贴条导向板;7-可移水平轴;8-直线轴承座;9-贴条;10-导柱;11-导柱座;12-袋体;13-贴条盘;14-贴条架;15-导向辊;16-L形折板;17-下托板;18-螺钉;19-贴条孔;20-轴套;21-光电传感器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跟踪纠偏装置,适用于现有的制袋机生产内置贴条中封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沪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沪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72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