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单芯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7198.6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7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津达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窦久鹏 |
地址: | 112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压 输电 线路 电力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芯电力电缆,尤其是一种用于110kV及以上高压输电线路的单芯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层两端三相互联后直接接地,当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其金属护层中感应环流可达线芯电流的50%~95%,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热损耗极大降低电缆载流量并加速电缆主绝缘电-热老化,若单芯电缆金属护套一端三相互联并接地时,另一端不接地,电缆金属护层中虽无环流,但当雷电波或内部过电压沿电缆线芯流动时,电缆金属护层不接地端会出现较高的冲击电压,或当系统短路事故电流流经电缆线芯时,其护层不接地端也会出现很高的工频感应过电压。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规定,交流单相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层必须有接地,且在金属护层上任一点非接地处的正常感应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1)未采取不能任意接触金属护层的安全措施时,不得大于50V;(2)除(1)项情况外,不得大于100V,所以上述过电压可能击穿电缆外护层绝缘,造成电缆金属护层多点接地故障,影响电力电缆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单芯电力电缆,该单芯电力电缆工作时不会在金属保护层形成环流,金属保护层的感应电压低,电缆绝缘不会发生电-热老化而导致击穿现象,线路运行安全,运行维护工作量低,故障点少,电缆的使用寿命长。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单芯电力电缆,由铜导体、包覆在铜导体外的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层构成,所述铜导体为由多根等直径电工圆铜线经过钻石模紧压扭绞而成的紧压圆形铜导体,所述屏蔽层由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构成,内屏蔽层由均匀扭绞包覆在绝缘层外表面上的多根电工圆铜线构成,外屏蔽层由均匀扭绞包覆在内屏蔽层外表面上的多根电工圆铜线构成,构成内屏蔽层的多根电工圆铜线与构成外屏蔽层的多根电工圆铜线绞向相反,内屏蔽层、外屏蔽层电工圆铜线扭绞的节距比为8—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内屏蔽层由57—66根电工圆铜线扭绞而成,外屏蔽层由64—72根电工圆铜线扭绞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内屏蔽层电工圆铜线扭绞的节距比为9,外屏蔽层电工圆铜线扭绞的节距为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铜导体由24—58根直径为2.34mm—2.54 mm的电工圆铜线扭绞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层为4.5mm厚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所述护套层为3.5mm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内屏蔽层由均匀扭绞包覆在绝缘层外表面上的多根矩形截面电工铜线构成,外屏蔽层由均匀扭绞包覆在内屏蔽层外表面上的多根矩形截面电工铜线构成,构成内屏蔽层的多根矩形截面电工铜线与构成外屏蔽层的多根矩形截面电工铜线绞向相反,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矩形截面电工铜线扭绞的节距比为8—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津达线缆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津达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71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井用耐酸碱耐腐蚀控制电缆
- 下一篇:一种高压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