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临时板房防护屋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6961.3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2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宁瑶;张志力;赵伟;黄瑞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1/00 | 分类号: | E04D11/00;E04B7/00;E04B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时 板房 防护 屋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时板房防护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临时板房防护屋面独立体系施工中,屋面体系主要采用脚手钢管搭设,铺设二道间距500mm竹板片,来缓冲施工过程中出现偶然荷载,但在施工过程中,竹片老化严重,失去韧性,且屋面系统往往抵御不了偶然荷载,从而失去对临时板房人员保护作用,时而出现板房受到偶然荷载重创,发生安全伤亡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场地狭小、不够美观、竹片老化、支撑系统承受力不足的一系列问题的临时板房防护屋面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时板房防护屋面结构,包括:
屋面底架,设于临时板房的立柱上;
防护网架,设于所述屋面底架上;
第一防护层,设于所述防护网架上;
防护桁架,设于所述第一防护层上;
第二防护层,设于所述防护桁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屋面底架与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石膏板吊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屋面底架采用40mm×40mm的角铁架搭设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防护网架为100mm×100mm的方管网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为铝皮夹心岩棉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防护桁架为角钢焊接而成的桁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防护层为涂刷有防火液的建筑模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临时板房为三层框架结构,包括第一层立柱、设于所述第一层立柱上的第一层横梁、设于所述第一层横梁上的第二层立柱、设于所述第二层立柱上的第二层横梁、设于所述第二层横梁上的第三层立柱、及围设于所述三层框架结构外部的外围岩棉板,所述屋面底架设于所述第三层立柱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板房框架结构,支撑屋面的防护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美观大方、加工方便、操作方便、经济可靠、不占场地等优点,应用临时板房结构的钢制防护屋面独立体系,当发生偶然荷载冲击时,首先利用防护屋面的防护网架、第一防护层、防护桁架、第二防护层所构成的屋面缓冲层吸收缓冲大量的能量,然后再利用临时板房框架结构传递至地基,该技术缓冲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具有经济、安全、结构合理等特点,完全满足工程现场安全防护要求,可在结构临时板房防护设计普遍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板房防护屋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板房防护屋面结构的防护网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板房防护屋面结构10主要由依次叠加搭设的屋面底架11、防护网架12、第一防护层13、防护桁架14、及第二防护层15构成,屋面底架11搭设于临时板房的立柱上,利用临时板房的立柱来支撑防护屋面结构10。
本实施例中的临时板房为三层框架结构,包括第一层立柱161、设于第一层立柱161上的第一层横梁162、设于第一层横梁162上的第二层立柱171、设于第二层立柱171上的第二层横梁172、设于第二层横梁172上的第三层立柱181、及围设于三层框架结构外部的外围岩棉板19,屋面底架11设于第三层立柱181上,并且在屋面底架11与第三层立柱181之间设有石膏板吊顶。
其中,第一层立柱161、第二层立柱171、第三层立柱181均为板房结构300H型钢,主梁为300H型钢,串梁为20#C型钢;
第一层横梁162和第二层横梁172包括:主梁采用100mm×100mm×3mm型钢制作,钢制桁架采用30mm×30mm角铁焊接片制作,梁上弦采用50mm×50mm角铁制作,下弦采用40mm×40mm角铁制作,第一层横梁162与第二层横梁172之间的间距约400mm。
屋面底架11采用40mm×40mm的角铁架搭设而成,搭设于临时板房的第三层立柱181上。
依次叠加搭设的防护网架12、第一防护层13、防护桁架14、第二防护层15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板房防护屋面结构10的屋面缓冲层,设于屋面底架11上,原来吸收和缓冲屋面由于偶然荷载冲击而产生的大量的能量,提高屋面的承受力,保证屋面的承载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6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装式钢结构楼梯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