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喂入式大型剥麻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46726.6 | 申请日: | 2015-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9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龙超海;吕江南;马兰;刘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D01B1/24 | 分类号: | D01B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喂入式 大型 剥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喂入式大型剥麻机。
背景技术
红麻、黄麻和大麻,都是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5米,纤维长而坚韧、舒适而抑菌是上好的纺织材料,由麻纤维制成的服装纺织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我国麻类机械化程度低,全国范围内研究麻类收获剥制机械的人员很少。目前,我国麻类作物的种植可基本实现机械化耕地和播种,但在收获和剥制加工这一块是短板。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麻纤维的剥制主要依靠简易手工刮麻器和剥麻器完成,剥麻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及其它一些科研院所陆续研制出中、小型剥麻机。这些中、小型机器大多采用人工喂入、人力反拉式机构,剥麻工效大低,显然无法满足现行规模化产业化剥麻的需求,大型高效剥麻机是当下我国麻类产业非常缺乏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喂入式大型剥麻机,具有剥麻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能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次喂入式大型剥麻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喂入机构、剥麻机构及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剥麻机构包括耦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依次包括碎茎上辊、分离上辊和刮麻上辊,所述下模依次包括与上模相对应的碎茎下辊、分离下辊和刮麻下辊,并且所述下模具有高度调节机构。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碎茎上辊包括半圆形的第一上辊和第二上辊,所述碎茎下辊包括半圆形的第一下辊和第二下辊,所述第一上辊和第一下辊相啮合组成第一碎茎装置,所述第二上辊和第二下辊相啮合组成第二碎茎装置。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碎茎装置的啮合深度小于第二碎茎装置的啮合深度,并且所述第一碎茎装置的啮合位置高于第二碎茎装置的啮合位置。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分离上辊包括螺旋式的第三上辊和第四上辊,所述分离下辊包括螺旋式的第三下辊和第四下辊,所述第三上辊和第四下辊相啮合组成第一分离装置,所述第三上辊和第四下辊相啮合组成第二分离装置。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分离装置和第二分离装置的旋向相反,并且所述第一分离装置的啮合位置高于第二分离装置的啮合位置。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刮麻上辊包括长条板型的第五上辊和第六上辊,所述刮麻下辊包括长条板型的第五下辊和第六下辊,所述第五上辊和第五下辊相啮合组成第一刮麻装置,所述第六上辊和第六下辊相啮合组成第二刮麻装置。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刮麻装置的啮合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刮麻装置的啮合位置。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碎茎装置、第二碎茎装置、第一分离装置、第二分离装置、第一刮麻装置和第二刮麻装置各自的啮合点在高度上呈正弦波形排列。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下模的底部装有导板,所述导板倾斜设置,并且所述导板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分离下辊的长度。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喂入机构包括输送带,支撑输送带并带动其移动的滚筒,以及调整输送带张紧的张紧装置;输出机构包括传送带及设置于传送带两侧的挡板,所述传送带的上料端位于刮麻下辊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喂入式大型剥麻机,通过喂入机构上料,剥麻机构进行剥麻,输出机构收集废料和成品,整个剥麻机构由上模和下模两个模块耦合而成,采用模块化设计,上模和下模对应地具有碎茎、分离和刮麻三种辊筒,而且下模具有高度调节机构,在结构上不仅利于装配,亦可以通过改变下模高度来调整上下辊筒之间的间隙,以使其适应不同的麻类作物,比如红麻、黄麻或大麻;在生产上,通过三种不同作用的辊筒相配合,能高效地进行麻类作物的剥麻动作。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喂料、剥制并输出,剥麻工效大幅提高,由此可极大地提高剥麻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剥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喂入机构;20、剥麻机构;30、输出机构;21、上模;22、下模;211、第一上辊;212、第二上辊;221、第一下辊;222、第二下辊;213、第三上辊;214、第四上辊;223、第三下辊;224、第四下辊;215、第五上辊;216、第六上辊;225、第五下辊;226、第六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67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