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浴室热能回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6529.4 | 申请日: | 2015-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2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冯震;陈林森;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特朗电器(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浴室 热能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浴室节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浴室热能回收器。
背景技术
淋浴是人们洗浴的最常用的方式,沐浴后的废水还带有比较多的热量,如果不加以利用就等于浪费了大量的能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浴室热能回收器,淋浴产生的废水经浴室热能回收器回收后可以用于对进入热水器等电器的水进行预热,甚至预热后的水可以直接用于淋浴。但是,现有的浴室热能回收器一般包括面板、底盘和热交换管,面板和底盘之间形成储水腔,热交换管置于储水腔内,面板上设有导流孔,储水腔上设有排污口,其工作原理是浴室内具有余热的废水经过导流孔进入储水腔内与热交换管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但是这种浴室热能回收器热转换率低并且清洁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热转换率高并且清洁方便的浴室热能回收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浴室热能回收器,包括面板组件和热交换管,所述面板组件的上表面设有自中部向侧部延伸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从面板组件的中部向侧部倾斜;所述热交换管设于面板组件的下侧并且沿所述导水槽的轨迹布置,所述热交换管的外侧至少部分被所述面板组件包围,所述热交换管位置低的一端为进水端,位置高的一端为出水端。
与现有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废水的流动方向是从面板组件的中部流向侧部,而热交换管内的水流方向是从侧部流向中部,因为废水距离面板组件的中部越远废水的温度越低,所以热交换管内的水流从侧部流向中部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废水的热转换率;另一方面,由于废水全部被阻隔在面板组件的上侧,所以在清洁时只需要清洁面板组件的上侧即可,非常方便。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管设于相邻的导水槽之间隆起部的下侧。
优选的,所述导水槽关于面板组件的一条中心线L对称地设有两组,所述热交换管与导水槽的位置相对应地设有两组;两组热交换管的外端通过分流接头并联连接,两组热交换管的内端通过汇流接头并联连接。采用两组导水槽和热交换管可以进一步提高废水的热转换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导水槽从面板组件的上表面自中部向侧部延伸的“中部”是指位于或靠近中心线L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两组导水槽和两组热交换管从面板组件的中部迂回地延伸到侧部。这种迂回结构可以延长废水的流动时间和热交换的面积,即延长了废水与热交换管内的水流热交换的时间和面积,再进一步提高了废水的热转换率。
优选的,所述面板组件的上表面自其中心线L沿两侧向下倾斜,所述两组导水槽对称地布置在面板组件两侧的倾斜面上。
优选的,每组导水槽并列设有两条以上,每组热交换管并列设有两条以上,采用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大热交换的面积,再进一步提高了废水的热转换率。
所述面板组件的一种方案为采用铸铝件,该铸铝件的下侧设有热交换管安装槽,所述热交换管过盈配合地嵌设于所述热交换管安装槽内,这种方案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或者,所述铸铝件与热交换管在铸铝件铸造时铸造成一体,这种方案热转换率高,更优的热交换管可以全部埋设在铸铝件内,以增加热交换的面积。
所述面板组件的另一种方案为采用不锈钢面板,所述不锈钢面板的下侧设有热交换管安装槽,所述热交换管安装槽的上侧隆起于不锈钢面板的上表面形成轨迹凸条,相邻的轨迹凸条之间形成所述导水槽;所述热交换管过盈配合地嵌设于所述热交换管安装槽内;所述面板组件下侧设有支撑底座,所述热交换管位于支撑底座的上侧。这种方案制造简单,安装维修方便,由于不锈钢板较薄,支撑底座可以提高浴室热能回收器的整体刚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第二种浴室热能回收器的方案:其包括面板组件和设于面板组件下侧的支撑底座,所述面板组件自其一条中心线L沿两侧向下倾斜,所述括面板组件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上面板和由不锈钢制成的下面板;所述上面板的下侧设有两组关于中心线L对称的上热交换槽,两组上热交换槽自上面板的中部向侧部迂回延伸,所述下面板的上侧设有两组关于中心线L对称的下热交换槽,两组下热交换槽自下面板的中部向侧部迂回延伸;所述上热交换槽的上侧隆起于上面板的上表面形成轨迹凸条,相邻的轨迹凸条之间形成导水槽;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采用对焊工艺焊接成一体,所述上热交换槽和下热交换槽对接形成热交换管路;每组热交换管路的内端通过汇流腔并联连接,每组热交换管路的外端通过分流腔并联连接,所述汇流腔上设有出水端口,所述分流腔上设有进水端口。
本方案与上述两种方案相比,除了有上述两种方案的优点外,通过采用上面板和下面板的热交换槽对接成热交换管路的结构,取代了热交换管,制造成本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特朗电器(广州)有限公司,未经奥特朗电器(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65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列管式设备壳程流体周向温度均匀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肥料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