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锡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46490.6 | 申请日: | 2015-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9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董清世;郭防;刘在雄;韦光航;甘本桂;汤舟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义节能玻璃(芜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18/18 | 分类号: | C03B18/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弘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0 | 代理人: | 李新梅 |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锡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法玻璃生产,特别是涉及在浮法玻璃生产中对锡槽加锡用的加锡炉。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生产是在通入保护气体(如N2、H2等)的锡槽中完成的,熔融的玻璃液从池窑流入锡槽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的玻璃带,然后再经退火、切裁、打磨等得到优质平板玻璃。
浮法玻璃生产中向锡槽内的加锡操作有投产初期加锡和正常生产期间加锡两种。在投产初期,因为加锡量大,一般是直接将锡锭从边封推入锡槽内。而在正常生产期间,如果也采取直接推入锡锭的方法会导致锡槽内已有的锡液溅起,大量的锡点溅到玻璃板上,玻璃全部落板,因此通常采用加锡炉生产融化的锡液再注入锡槽内。然而,现有加锡炉通常是在炉膛底部燃烧加热使锡块融化形成锡液,锡液的产出率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锡液产出率高的加锡炉,以在浮法玻璃正常生产中快速向锡槽内注入锡液。
一种加锡炉,用于浮法玻璃生产中对锡槽加锡液,包括燃烧室以及设于燃烧室内的炉膛,所述炉膛的顶部形成有加锡口用于向炉膛内加入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底部形成有加热口,用于插入气枪,所述加热口低于炉膛的底部,所述燃烧室的顶部形成有排气口,用于排除燃烧产生的烟气,所述炉膛上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与燃烧室分别于炉膛的顶部与底部对炉膛形成双重加热使锡材加快融化。
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器为多个,固定于炉膛顶部的盖板内,呈“品”字形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的底部呈外凸的曲面状。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半椭圆形、或抛物线形。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的一侧形成有出锡管,所述出锡管包括第一管以及第二管,所述第一管与炉膛的接口位于炉膛的底部,所述第二管与炉膛的接口高于炉膛底部一定距离,所述第二管由炉膛倾斜向下延伸并与第一管在距离炉膛一定距离位置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上设置有阀门,在加锡炉对锡槽加锡液的过程中所述阀门常闭,在完成加锡液后所述阀门打开以排空加锡炉内的锡液。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的顶部的相对两侧形成有倾斜的导引板,所述导引板沿远离炉膛的方向呈渐扩状延伸,所述加锡口形成于导引板的外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口与排风口分别形成于燃烧室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支撑所述燃烧室以及炉膛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有若干支腿,所述支腿的底板设有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支架的高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加锡炉在炉膛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电加热器与燃烧室,对炉膛形成底部天然气燃烧和顶部电加热双重升温作用,使加入的锡材快速融化,形成的锡液可以达到2吨/时。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锡炉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锡炉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锡炉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加锡炉用于在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向锡槽中快速注入融化的锡液,如图1-3所示,所述加锡炉可由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包括支架10、设置于支架10上的燃烧室20、设置于燃烧室20内的炉膛30、以及设置于炉膛30上的电加热器40。
如图1所示,所述加锡炉的支架10包括有若干支腿12,所述支腿12较佳地为可调节支腿12,每一支腿12的底部连接有一高度调节机构14,从而可以调节支架10的高度,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
所述燃烧室20架设于支架10上,燃烧室20的底部形成有若干加热口22,所述加热口22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天然气枪等可以通过所述加热口22伸入至燃烧室20内。所述燃烧室20的顶部形成有排风口24,用于排出燃烧所形成的烟气。较佳地,所述加热口22的高度低于炉膛30的底部,两者之间间隔一定的高度,形成“底部空间助燃”,有效提升燃烧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口22以及排风口24分别形成于燃烧室20的相对两侧。具体地,以图1所示方向为例,加热口22形成于燃烧室20的前侧,排风口24形成于燃烧室20的后侧(请参阅图2),从而燃气由燃烧室20前侧进入炉膛30,经过充分燃烧后由后方排出,在燃烧室20内形成“单向顺风走烟”,进一步提升燃烧效率,节省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义节能玻璃(芜湖)有限公司,未经信义节能玻璃(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6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玻璃中空线配套的覆膜机
- 下一篇:一种厌氧消化混合反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