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裂设备用端面齿连接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5976.8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3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周青;戴启平;彭俊威;李小兵;董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033 | 分类号: | F16D1/033;F02B6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奇 |
地址: | 7210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裂设 备用 端面 连接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压裂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压裂设备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快速连接,涉及一种压裂设备用端面齿连接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压裂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压裂设备多为车载式和整体单撬式,大多采用挠性连接盘将发动机飞轮与变速箱输入连接盘连接的方式,变速箱外壳直接与发动机飞轮壳相连,这种连接方式对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时的同轴度要求高。实际操作中,只能通过飞轮壳过渡连接盘上的预留的工艺孔来进行飞轮与挠性盘的连接与紧固,螺栓连接亦非常困难且耗时。同时,由于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和工作时的振动易造成在发动机轮与变速箱的连接处产生较大弯矩,因此在发动机飞轮壳和变速箱之间设置有杠杆梁以减小弯矩的影响,这都造成其在平稳性及可靠性上降低。在分体双撬式的大型压裂设备中,由于发动机与传动箱的连接需要经常拆卸与装配,其缺点尤为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裂设备用端面齿连接传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变速箱外壳直接与发动机飞轮壳相连,存在同轴度要求高、连接非常困难且耗时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裂设备用端面齿连接传动装置,在传动轴的法兰端面通过螺栓一固定安装有过渡连接盘一,在变速箱的法兰端面通过螺栓三固定安装有过渡连接盘二,过渡连接盘一通过螺栓二与过渡连接盘二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压裂设备用端面齿连接传动装置,其特征还在于:
过渡连接盘一和过渡连接盘二的结合面各自设置有端面齿,并互相咬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端面齿连接传动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飞轮与变速箱连接困难,安装效率低的问题,结构简单,操作简易,安装要求低,特别适用于大型压裂设备中需要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需要经常拆卸和连接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端面齿连接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右侧视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截面示意图。
图中,1.传动轴,2.螺栓一,3.过渡连接盘一,4.螺栓二,5.过渡连接盘二,6.螺栓三,7.变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在传动轴1的法兰端面通过螺栓一2固定安装有过渡连接盘一3,在变速箱7的法兰端面通过螺栓三6固定安装有过渡连接盘二5,过渡连接盘一3通过螺栓二4与过渡连接盘二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此实现传动轴1与变速箱7的快速连接。
参照图3,过渡连接盘一3和过渡连接盘二5的结合面各自设置有端面齿,互相咬合后通过端面齿传递扭矩,提高了工作过程中扭矩传递的平稳性和可靠性。由于端面齿承受了全部的扭矩,因此螺栓二4承受的剪切力大幅减小,所需要的直径及数量也相应减少,图2实施例中仅对称设置有4组螺栓二4,从而减少连接时的工作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装配时,预先将过渡连接盘一3与传动轴1固定牢靠,也预先将过渡连接盘二5与变速箱7固定牢靠,工作现场只需通过螺栓二4实现过渡连接盘一3和过渡连接盘二5快速连接即可。发动机飞轮通过一套动力输出装置将动力分别传递给传动轴1、过渡连接盘一3、过渡连接盘二5、变速箱7,最后传递给压裂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5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