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豆的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4815.7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3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潘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天龙 |
主分类号: | B22D23/00 | 分类号: | B22D23/00;B22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装置,尤其是一种铝豆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铝豆是生产合金的原料是基本为圆球或扁球形的铝颗粒,因此称为铝豆;生产上对铝豆的要求是规格要基本一致,单个的铝豆重量在3~5g,以利于合金生产时投料。
目前的铝豆生产方法为:将铝锭投入熔炉熔化至725-750℃,经除气、除渣后将铝熔化放入带有一小孔的中间包(又称浇包)内,铝溶液从小孔流出至一斜置转动的小转盘,铝熔体被旋转的转盘分割成大小不一、形态近似于球状的半凝固状铝豆。接着,初步形成的铝豆滚入带斜置转盘转动的,带有冷却功能的大转盘上冷却固形,然后收集、剔除互相粘连的形状不规则的铝块,这种方法除因需要熔化铝锭需要较高的能量外,还因为半凝固状铝豆的互相粘连造成废品率高,且大小及形状均不均匀,需要人工拣选,因此生产效率也低;还有一种铝豆的生产装置如专利号为:CN100368113C,该生产装置由一底模及冲模构成,底模及冲模一端端面处均设置有与铝豆造型吻合的凹槽,底模上位于凹槽的底部有穿过铝丝的通孔与所述的凹槽相通;该生产装置的铝豆大小及形状能保证一致,且成品率高,但是生产效率低,因此,就急需研制出一种能够保证铝豆大小及形状一致又能提高成品率和生产效率的铝豆生产装置,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装置相同或相似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铝豆大小及形状一致又能提高成品率和生产效率的铝豆生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豆的生产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铝液过渡槽和铝豆成型辊;
所述铝液过渡槽呈长条形,且铝液过渡槽的纵向截面呈凹字状,所述铝液过渡槽的底部沿长轴延伸方向设有若干铝液流道;
所述铝豆成型辊呈柱形,且铝豆成型辊的纵向截面呈多边形状,同时该多边形的外切圆与铝液过渡槽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铝液流道的口径从上之下依次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铝液过渡槽底部与铝豆成型辊的外切圆相切,由于铝豆成型辊为多边形,再转动时会在两者之间不停的形成空隙,并控制成型辊的转速,使得每颗铝豆的重量在3~5g之间,且相对准确,无需人工操作,每颗铝豆的大小和形状保持一致,生产效率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铝豆的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铝豆的生产装置,包括铝液过渡槽1和铝豆成型辊2。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铝液过渡槽1呈长条形,且铝液过渡槽1的纵向截面呈凹字状,铝液过渡槽1的底部沿长轴延伸方向设有若干铝液流道3。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铝豆成型辊2呈柱形,且铝豆成型辊2的纵向截面呈多边形状,同时该多边形的外切圆与铝液过渡槽1相切。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铝液流道3的口径从上之下依次减小。
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铝液过渡槽1底部与铝豆成型辊2的外切圆相切,由于铝豆成型辊2为多边形,再转动时会在两者之间不停的形成空隙,并控制成型辊的转速,使得每颗铝豆的重量在3~5g之间,且相对准确,无需人工操作,每颗铝豆的大小和形状保持一致,生产效率快。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天龙,未经潘天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4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级氯化钾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石炉进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