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油管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44701.2 | 申请日: | 2015-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2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信霖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223 | 分类号: | F16L3/2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 地址: | 3017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油管夹。
背景技术
油管夹是固定部分汽车底盘零部件的一种固定装置,使用时,其一端固定在汽车底盘零部件上,另一端则卡在汽车油管上。例如,人们在固定汽车轮速传感器的线束时都是采用扎带的形式来固定的,其结构如图1所示。虽然采用扎带这种形式能很好的将线束固定在汽车的油管上,但其仍存在安装困难、容易脱扣、滑移等缺陷,而且扎带只能一次使用,若需更改油管夹位置或维修时只能将扎带破坏,进而会造成损失。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专利ZL201020196865.7公开了一种油管夹,主要由夹持部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夹持部的一端设有夹口,在夹持部的另一端则通过转轴连接有能绕该转轴转动的翻盖;夹持部的表面还设有倒刺,且在翻盖上设有与该倒刺相匹配的卡口。本实用新型的翻盖能绕设置在夹持部上的转轴转动,且在夹持部上设有倒刺,在翻盖上设有与该倒刺相匹配的卡口。使用时,只需要将线束放置在翻盖内部,转动翻盖,使其卡口卡住倒刺即可将线束固定住,因此使用非常方便。虽然以上的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体,但是,在现实地实践过程中,此种油管只能一对一使用,使得固定反而变得不容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多通道,便于固定,便于取出,不易脱落且适用性广的新型油管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油管夹,包括底座,夹持部和垫片,所述底座为长方体结构且其两端对称地设有卡扣,所述夹持部与底座一体成型且其上设有一个及以上的卡口,所述垫片上设有孔Ⅰ,所述孔Ⅰ与所述底座相卡合。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优选地,所述垫片右端设有孔Ⅱ,所述孔Ⅱ为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地,所述垫片为横置的“L”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卡口数量为5个且所述卡口的入口均设有斜切面。
优选地,所述卡口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卡扣上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一,本发明设计有所述底座为长方体结构且其两端对称地设有卡扣,所述垫片上设有孔Ⅰ,所述孔Ⅰ与所述底座相卡合。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能够保证将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垫片上的孔Ⅰ相互卡紧,使得底座及夹持部可以牢固地与垫片相匹配,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保证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垫片与其他物体相固定。
此外,所述卡扣上设有凹槽。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利用所述的凹槽将所述孔Ⅰ固定住,在将孔Ⅰ套进底座的过程中,其会先将卡扣压紧,一旦操作者将孔Ⅰ套接在底座上端,所述的卡扣就会撑开,所述凹槽会正对应所述孔Ⅰ的边缘,以防止所述垫片从底座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设计有所述夹持部与底座一体成型且其上设有一个及以上的卡口,这样便于操作者将临近的油管管路选择合适的卡口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改进,发明人设计所述垫片右端设有孔Ⅱ且所述孔Ⅱ为圆形或椭圆形。这样,操作者可直接利用螺栓将垫片固定即可,从而省去了人力的劳动量。
此外,所述卡口数量为5个且所述卡口的入口均设有斜切面。这样斜切面一方面可以使得操作者在将油管管路压入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的卡口时,非常便利,另一方面,又防止压入的油管管路从卡口中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与夹持部安装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与夹持部安装后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垫片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垫片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卡扣;1-2、凹槽;2、夹持部;2-1、卡口;3、垫片;3-1、孔Ⅰ;3-2、孔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新型油管夹,包括底座1,夹持部2和垫片3,所述底座1为长方体结构且其两端对称地设有卡扣1-1,所述夹持部2与底座1一体成型且其上设有一个及以上的卡口2-1,所述垫片3上设有孔Ⅰ3-1,所述孔Ⅰ3-1与所述底座1相卡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信霖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信霖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4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阻抗缩合型矿用管
- 下一篇:二次电缆敷设专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