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国土空中空间造田地种植栽培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4575.0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6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毕宗全;毕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宗全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E04H5/08;E01D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国土 空中 空间 造田 种植 栽培 养殖 系统 | ||
1.一种利用国土空中空间造田地种植栽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空中造田单元,每两个空中造田单元之间设有间隔,所述间隔为80~100米的地面水塘或地面耕地,所述空中造田单元按照南北走向设置;
所述空中造田单元包括空中造田,由多对并排设立的水泥澄组成的支架,用于人员上平台作业和运送物资的电梯;
所述空中造田架设在所述支架上;所有空中造田的同侧的横头通过一条机动车道连接;每一侧的机动车道均连接有行驶引行道和人行引行道;
所述空中造田上包括种植区域,所述种植区域中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生土层、熟土层,生土层的高度为30~40公分,熟土层的高度为15~20公分;
在种植区域的两侧设有田埂,在田埂的两外侧均设有行车道,在每个行车道的外侧设有人行道,在每个人行道外侧设有护栏;在田埂与行车道之间设有灌排水沟;在每组所述空中造田的下面设有水塘或田地;
所述地面耕地的布局、所述田地的布局与所述空中造田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国土空中空间造田地种植栽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排水沟为明水沟或暗水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国土空中空间造田地种植栽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对水泥澄的间距为100~120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国土空中空间造田地种植栽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种植区域的宽度为80~100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国土空中空间造田地种植栽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南北走向,每隔1500~2000米安装有所述电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国土空中空间造田地种植栽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域中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生土层、熟土层,生土层的高度为40公分,熟土层的高度为20公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国土空中空间造田地种植栽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水泥澄为长*宽为3.5米*3.5米,高度为7~8米;所述田埂的宽*高为40公分*3公分;地面上的灌排水沟的宽*高为1.5米*1.5米;空中造田上的管排水沟的宽*高为50公分*30公分,行车道的宽为3~5米,人行道的宽度为30公分;护栏的高度1.2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国土空中空间造田地种植栽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中造田上还设有自动喷灌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国土空中空间造田地种植栽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并沿着南北方向每隔100~120米设有一个漏水孔,漏水孔下面连接有通往地面的塑料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宗全,未经毕宗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45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然能四季互补蘑菇棚设施
- 下一篇:用于植物生长免维护种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