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水果采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4267.8 | 申请日: | 2015-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6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冯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县赵都鲜果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A01D46/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张素静 |
地址: | 056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水果 采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摘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水果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果品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水果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中国果品的生产总量、栽培面积、资源种类均居世界首位。然而,由于我国果林一般分布在地势不平坦的山地,且果农承包面积较小,不适宜开展机械化生产,因此,目前大多数果农利用最原始的徒手采摘方式采摘水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损坏果梗,影响水果的储存和价格,大大制约了优良水果的产量。另一方面,采摘高处的水果时,一般都借助爬梯或者需要爬树采摘,不仅费事费力,效率低下,还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专利号200720147861.8)提供了一种水果采摘器,其包括采摘机构、采摘杆、采摘控制把手以及控制拉线,使用时,将水果夹住,然后转动采摘器将水果摘下,操作简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采摘效率,但是,该水果采摘器容易将水果梗拽掉,损坏水果卖相,而且不能调节长短,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可调节长度且不会损伤水果梗的水果采摘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采摘杆、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在采摘杆上端的网兜以及设置在采摘杆内的旋转杆。
所述采摘杆为中空管;所述采摘杆内部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圈轴向分布的滚珠。
所述旋转杆为中空管,上端与双刃刀片固定连接,下端通过调节螺钉与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套接在旋转杆内;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螺孔,所述调节杆底端设置有旋钮。
所述旋钮横截面为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双刃刀片,向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都可以将水果梗切断,使用方便,且不会损坏水果梗,保护水果品相;采摘杆上端和下端设置的滚珠可以减小旋转杆旋转时的摩擦力;调节螺钉和螺孔的设置可以调节采摘工具的长度,方便摘取高处水果;旋钮为多边形,增大了手部与旋钮的摩擦力,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3为B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中,1-采摘杆,2-网兜,3-旋转杆,4-调节杆,5-双刃刀片,6-滚珠,7-调节螺钉,8-螺孔,9-旋钮,1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采摘杆1、通过连杆1固定连接在采摘杆1上端的网兜2以及套装在在采摘杆10内的旋转杆3。
所述采摘杆1为中空管;所述采摘杆1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圈轴向分布的滚珠6,采摘杆1上端和下端设置的滚珠6可以减小旋转杆3旋转时的摩擦力。
所述旋转杆3为中空管,上端与双刃刀片5固定连接,下端通过调节螺钉7与调节杆4连接,所述调节杆4套接在旋转杆3内,设置有双刃刀片5,向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都可以将水果梗切断,使用方便,且不会损坏水果梗,保护水果品相;所述调节杆4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螺孔8,所述调节杆4底端设置有旋钮9,调节螺钉7和螺孔8的设置可以调节采摘工具的长度,方便摘取高处水果;所述旋钮9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增大了手部与旋钮9的摩擦力,使用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根据水果的高度,将调整螺钉7插入对应的螺孔8,拧紧调整螺钉7,操作者一手握住采摘杆1下端,另一手握住旋钮9,旋转旋钮9,将双刃刀片5旋转至离开网兜2,将水果套入网兜2内,快速旋转旋钮9,双刃刀片5在旋转杆3的带动下快速旋转,将水果梗顺利切断,使水果落入网兜2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县赵都鲜果专业合作社,未经邯郸县赵都鲜果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42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