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煎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2790.7 | 申请日: | 2015-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9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永仓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煎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煎药器。
背景技术
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二)高风险;(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中药需要煎制成药汤才能服用,通常是将中药放入药锅内,然后在炉子上进行煎制,这中煎药方法比较传统,操作比较麻烦,并且由于砂锅较为笨重,加之煎药时产生的高温,使得倒取药汤时容易发生烫伤,因此给中药的服用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煎药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煎药器,包括底座、容器本体与端盖,所述容器本体内部设有加热容器与加热器,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与加热容器之间设有第一隔热板,所述容器本体的侧壁外侧设有第二隔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热板粘贴在容器本体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热板与第二隔热板的材质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热板的隔热性能优于第二隔热板的隔热性能。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这样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的作用下逐级进行热量隔离,从而使得第二隔热板上的温度较低,避免在倒药过程中发生烫伤现象,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容器本体;3.端盖;4.加热容器;5.加热器;6.第一隔热板;7.第二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煎药器,包括底座1、容器本体2与端盖3,所述容器本体1内部设有加热容器4与加热器5,所述容器本体1的内壁与加热容器4之间设有第一隔热板6,其中所述第一隔热板6粘贴在容器本体1的内壁上,这样便于第一隔热板6的安装,在实际中,所述第一隔热板6的厚度至少为5mm。
所述容器本体1的侧壁外侧设有第二隔热板7,所述第一隔热板6与第二隔热板7的材质不同,所述第一隔热板6的隔热性能优于第二隔热板7的隔热性能,同时,第二隔热板7的厚度至少为3mm。这样第一隔热板6、第二隔热板7的作用下逐级进行热量隔离,从而使得第二隔热板7上的温度较低,避免在倒药过程中发生烫伤现象,实用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永仓,未经曹永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2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